这里群山环绕,景色美丽,古迹遍地,坟墓很多,从这里开始探索坟墓的旅行。
炎帝陵,虽然因距今年代过于久远,古籍记载语焉不详且莫衷一是,炎帝其人生卒时间、诞生之地,甚至其身为一人或多人等均未有确凿定论,但其人或其族制耒耜、种五谷、治麻布、作五音的丰功伟绩素来被历朝历代的君王黔首铭记和敬仰,并与黄帝轩辕氏共同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而倍受祭祀和拜谒。可眼前的炎帝陵却道是见面不如闻名:寒酸的大门让我目不忍视、史不绝书的历年修葺难觅踪迹。
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龙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市区渭河南有浴圣九龙泉,泉上有唐建神龙祠。祠南蒙峪口的常羊山上,就有炎帝陵。
民俗博物馆位于市区公园南路,由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改建而成,于2012年12月开馆。占地面积11671平方米,陈列面积3161平方米,馆藏民俗文物展品1249件,是集收藏、陈列、研究宝鸡地域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周秦王朝从宝鸡发祥崛起。其早期都邑所在地周原遗址和雍城遗址均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4年)以来, 宝鸡地区就有青铜器出土,且历代不绝。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驰名中外。曾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就出自宝鸡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如今,全市50000 多件组馆藏文物中,周秦青铜器约占一半。其中有全国著名的何尊、折觥、墙盘、卫鼎、秦公钟等国宝级青铜器,充分体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灿烂文化。 为了全面展示青铜器之乡的风采,宝鸡市建设了青铜器博物馆,她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宝鸡市渭滨区滨河大道石鼓山中华石鼓园内,占地20.7亩,总投资2000多万元。“平台五鼎”的独特造型,气势雄伟,成为“青铜器之乡”的永久标志。鼎,作为一种重要青铜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着和平、发展和昌盛。把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体设计为“平台五鼎”造型,四个小方鼎围拢着一个大方鼎,耸立于5 米平台之上。两架踏步犹如伸出的双臂,彬彬有礼地恭迎四方宾客的光临。
站在石鼓渭河联盟大桥上,不管你看向哪一边,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同时,更可以在桥上了解到宝鸡近千年的文化故事,因此,若你来宝鸡旅游,一定要来这里走一趟,这里的故事说是宝鸡文化的缩影毫不过分。
中华石鼓园(Shi-kuGardeninChina),坐落在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宝鸡市石鼓山上。东临茵香河,南靠秦岭主峰鸡峰山,西望市区,北瞰渭河。是融“遗址保护、青铜器展览、石鼓文化展示、园林观光、考古研究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生态公园,中华石鼓园2014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鼓阁是中华石鼓园的两大标志性建筑之一,高56.9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仿秦汉建筑风格,采用外五内九的层级设置,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华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主要展示石鼓文化和历代优秀书法作品,并供游人鸟瞰市貌,是宝鸡市地标性建筑。石鼓阁建成后,对弘扬石鼓文化,完善宝鸡周秦文化体系,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