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以下是闺礼书法堂非传统笔墨纸,正在探索书法原创作品。欢迎评论、收集、关注、分享。请注明出处。重新编辑后,我将拒绝公布盗版。感谢大家。
郎朗上口,千古名句“只在异乡为异客,每逢节日加倍思故友”,是当代诗人王伟17岁时写的七句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过客的乡愁怀着亲情。
那么问题来了,倍思亲的“亲”到底是谁?不要着急,让我们边赏诗边分析: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王维十几岁时便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地理知识普及: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古代的所谓山东山西,就是太行山以东是山东,以西是山西,现代中国行政区划中山东与山西是不接壤的,中间还隔着河北,但习惯上还是说太行山是山东山西的分界山脉。
看清楚了,重点在这里,王维所思念的山东兄弟不是我们现在的山东(太行山以东),而是在山西的蒲州(华山以东),按照现在的说法,王维思念的应该是山西兄弟,这下搞清楚了吧!
好了,我们还是来欣赏一下王维的这首重阳节思念山西兄弟的七言绝句吧:
第一句,诗人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把对亲人的思念和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了“独”和“异”字里。第二句中,作客他乡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会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更强烈。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作铺垫。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这样写虽然也能表达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设想他们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这种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的描述,显得更加情深意厚。
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诗歌的深厚处、新警处,与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是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复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制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这首诗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百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度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以下是本堂书写的两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本堂书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本堂书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