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说一个人有250人,这个人谁都能听懂是骂人的话。不是好话。
其实自古以来二百五就不是啥好话。古代有一个笑话,说是从前有个秀才,十年寒窗苦读却最终也没有金榜题名,于是他而感到很郁闷觉得读书这条路走不通了,干脆早点结婚生子吧,让下一代完成他金榜题名的愿望。
秀才生了两个儿子,并给这两个儿子一个取名“成事”,一个取名“败事”。有一天秀才要出去,便让两个儿子练字,要求老大成事写三百个字,老二败事写两百个字。当秀才回来之后就问他妻子两个儿子练字练的怎么样。妻子对他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人都写了二百五”。
这虽然是个笑话,不过也可以看出“二百五”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深入人心,形容那些办事不动脑子的人了。
而关于二百五这个说话的起源,似乎比较久远了,并且据说跟钱有关。古代的银子一般是10两银子为一锭,500两为一封,而250两就是半封,半封的谐音就是“半疯”。所以“二百五”用来形容那些半疯半傻的人,这样的人当然没什么脑子了。
除了跟钱有关,还有一种说法也是关于“二百五”起源的典故。
据说春秋传战国时期,苏秦成了齐国的客卿。苏秦这个人太有能力了,齐国众大臣们嫉妒的不得了,于是有个大臣就派刺客去杀掉了苏秦。历史上苏秦也就是这样惨死的。这让爱才的齐王感到非常的心痛,决定为苏秦报仇。
齐王就用了一个计谋,命人将苏秦的首级悬挂在城门,并且谎称苏秦是内奸,张榜寻找刺客感谢他杀掉了这个内奸,并且要奖励这个刺客黄金千两,因为他为齐国除了一大害。
没想到还真有人去揭了榜,并且不是一个人,而是四个人!齐王见到这四人之后便问,你们四个人究竟谁是刺杀苏秦的功臣啊,这千两黄金我到底该赏给谁呢?没想到这四个人这时候已达成了共识,都异口同声的说,是我们四个人一起干的,请大王分给我们每一个人二百五十两吧。
齐王一听火冒三丈,大声喝道,来人啊,将这四个二百五拖出去斩了!
以上两个说法都是关于二百五的起源,究竟是哪一个现在也无法分辨……
关注中外历史、罕见老照片、逸闻秘史、探索神秘、奇异事件,大嘴侃历史 微信号dazui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