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南斯拉夫解体为哪些国家】"解体之痛":前南斯拉夫为什么会走上分裂之路

2003年,在欧盟的领导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了较为松散的国家共同体,取消了原来的“南斯拉夫”国名。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通过全民投票正式宣布从“塞黑”独立。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单方面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

至此,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被彻底分裂为七个国家,这个曾经是不结盟运动和 77国集团发起国之一的欧洲大国,从此在历史上完全消失了。南斯拉夫,在泛斯拉夫主义的理想中诞生,在文明断裂和世界大战中建立,经历过20世纪政治风云的腥风血雨,却又在残酷的内乱中分崩离析并终结了自己的命运。本期就跟您聊一聊前南斯拉夫在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不断积累下走向解体分裂的过程。

南斯拉夫地图

提起南斯拉夫,很多人会想起1999年5月8日清晨,位于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的中国大使馆遭到北约部队轰炸的事情。对,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个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前世今生。

南斯拉夫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在其短暂的历史上,却曾经饱经风霜、三度离合。这三个阶段分别是:1918年,经历过一战的斯拉夫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建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这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南斯拉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灭亡;1945年11月,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铁托宣布成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为第二个南斯拉夫,随苏联东欧剧变风潮的冲击走向分裂;1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建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即南联盟,这被称为第三个南斯拉夫,因民族矛盾的激化再次消亡。

南斯拉夫

让我们首先从第一个阶段开始说起。追溯历史,斯拉夫人早在公元6至7世纪已经在巴尔干地区定居了下来,成为欧洲斯拉夫民族的南支。由于巴尔干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来便是欧亚列强政治和军事争夺的前沿阵地。在异族的轮流统治下,这些族源相同的斯拉夫人分别形成了几个不同的民族。20世纪初,饱受战争欺凌和长期被奴役的斯拉夫人终于意识到,只有建立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才能有效抵御异族的侵略。

1918年,原奥匈帝国境内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资产阶级政党,在萨格里布召开人民议会,决定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发动政变,实行君主独裁统治,改称南斯拉夫王国。这样,南斯拉夫的几个主要民族终于结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但在此时期,南斯拉夫各族的资产阶级并没有利用好这个统一的机会互相合作,共同促进民族的发展,反而是互相争权夺利,其结果是使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掌权的塞尔维亚资产阶级依仗实力强大,在国内实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歧视其他民族,二战期间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还蓄意挑起大规模的民族仇杀,诸如此类都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仇恨,严重影响了南斯拉夫共同体的形成。1941年4月6日,德意法西斯军队不宣而战侵入了南斯拉夫。王国政府逃跑后,帝国主义瓜分了南斯拉夫,并分别在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扶植了傀儡政权。

铁托

南斯拉夫被法西斯帝国瓜分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游击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从法西斯手里夺回了全部国土,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克服了长期被异族分割造成的隔阂,迅速结合为生死与共的民族共同体。1943年11月,南斯拉夫人民反法西斯会议作出决议,将以民主和联邦为原则建立各民族平等的国家联合体。1945年11月,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

南斯拉夫国旗

在铁托执政时期,南斯拉夫实行的是民族平等政策,六个母体在南斯拉夫境内的民族(塞、黑、斯、克、波、马等)与两个母体在外的民族——阿尔巴尼亚族和匈牙利族,各自推选出自己的代表,共同组成联邦机构并轮流担任主席,联邦的大政方针由八家协商决定。这些政策大大缓和了民族矛盾,对南斯拉夫多民族共同体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

1980年铁托总统去世后,新的领导班子失去了铁托时期的坚强领导力,原来许多被掩盖的民族问题开始表面化,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出现越来越多的裂痕。到了1989年10月,南共联盟召开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宣布放弃"一党垄断",这进一步促使国内出现多个政党分立的局面。1990年,各个共和国相继举行了第一次多党制大选,打着维护本民族利益的旗号搞独立,铁托苦心经营的南斯拉夫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浪潮中覆灭。原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

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然而这两个关系最为密切的民族兄弟,却同样也被民族矛盾困扰,两者在面积、人口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南联盟自成立之初就危机四伏。1992年3月,波黑(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就国家的独立地位进行全民公决,从而触发了波黑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之间的冲突,造成长达三年半以上的波黑战争。

波黑战争

波黑战争结束后,民族冲突的热点很快转移到南联盟境内的科索沃。科索沃原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该地区人口90%以上都是阿尔巴尼亚族,1989年2月,时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这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于是阿族先后提出建立"科索沃共和国"和"科索沃解放军",开始采用暴力手段进行分裂。1998年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并于1999年3月发动了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就是在此期间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的轰炸。

在科索沃战争期间,黑山共和国要求独立的呼声也高涨起来。2006年5月21日,黑山共和国就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结果55.4%的选民支持独立,于是黑山脱离"塞黑"成为了一个新的主权国家。这一结果对塞尔维亚共和国内以阿族为主的科索沃省、以匈牙利族为主的伏伊伏丁那省产生了负面影响。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但此举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至此,前南斯拉夫彻底瓦解分裂为7个独立的国家,南斯拉夫的历史从此终结。

南斯拉夫地图

综合分析,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盘根错节的民族矛盾。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占绝对多数,而且 是按民族区域划分为六个共和国,这使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盘,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超过千年,却从未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共同生活,长期的分裂使南斯拉夫人的民族统一观念比较薄弱,狭隘的民族主义却根深蒂固,因此,国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集权领导核心,是很难承担起维护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任的。

二是南斯拉夫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富裕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地区,要求取消国家控制,对联邦政府规定要给落后地区提供经济援助十分不满;而经济较为落后的黑山和科索沃等地区,还希望联邦政府给予它们更多的捐赠和贷款。这种对待一切问题只从各自本身的利益出发的联邦制共和国,使南斯拉夫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难以推行和实施。

三是南斯拉夫共产党主动放弃了执政地位。1952年,南共联盟在"六大"纲领中明确指出,"南共联盟不应成为在经济生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直接的业务领导者,不是在社会上居垄断地位的政党",在之后的中央机构选举中,也加强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权力,这严重破坏了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导致南共联盟内部出现了"联邦化"的倾向,最终致使国家分裂。

纪念南斯拉夫的人们

四是西方的和平演变与外来干涉。曾经占领过南斯拉夫的西方国家,都企图利用南斯拉夫的解体恢复自己先前的势力范围。德国竭力鼓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脱离南斯拉夫,1991年6月25日,当两国宣布独立后,德国第一个承认并支持。奥地利、意大利、土耳其等国,还暗中向克罗地亚、穆斯林提供武器弹药以支持他们独立;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却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实行武器禁运、经济制裁、海上和空中封锁,甚至威胁要对塞尔维亚进行直接军事干涉。1992年1月15日,欧共体、美国等先后承认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波黑三共和国的独立,这在实际上也加速了南斯拉夫彻底解体的进程。

参考资料:

李玲崧:《前南斯拉夫分裂的历史原因及其启示》,《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李玮:《前南斯拉夫解体原因浅析》,《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伯格密尔.弗菲勒(南):《南斯拉夫为什么分裂》,《国际政治研究》,1993年第3期

李满长:《从南斯拉夫分裂看多党制的危害》,《红旗》,2012年第6期

孔寒冰:《远去的南斯拉夫》,《世界知识》,2006年第12期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