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6月4日电(记者沈宏冰、杨一毛、蔡新一)“青山银水”,几千年来,志强的水静静地流在凤凰山周围。
“箔头作茧丝皓皓”,这里的人们种桑养蚕,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世世代代的勤勉。33年前,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在河床上淘金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珍贵的汉代文物——鎏金铜蚕。习近平在上个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就提到过它。如今,这件文物也因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变迁而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沙坑里淘出的珍贵文物
1984年12月,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农民谭福全和儿子谭可宝在河水中淘金时,在沙坑里发现了这枚几乎和真蚕同样大小的鎏金铜蚕,周围还有若干枚五铢钱。这件铜蚕如成人小拇指般大小,通体长5.6厘米,上身略微弯曲,头部微微上扬,就像正要吐丝的样子。经专家鉴定为汉代鎏金铜蚕,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铜蚕不大,其艺术水准和制作工艺却极佳。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主任贺达炘说:“这件圆雕作品细部刻画写实具象,首尾9个腹节,腹足、尾足做得非常精细,连腹部凹痕都清晰可见,那头部上扬的姿态凝固了春蚕即将吐丝成茧的生动神态。”
鎏金铜蚕体现着中国先辈的智慧。鎏金是一种给金属表面涂金的加工工艺,这一技术在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成熟,在汉代使用普遍。将金箔融化于汞,再涂之于器物表面,经过加热之后汞会蒸发掉,金就贴于器物之上。
鎏金铜蚕身世成“谜”
鎏金铜蚕为何会在河床的沙石中出现?这样一件与真蚕几乎一模一样的文物,在2000多年前有怎样的功用?尽管专家对此进行了多方考证,但对这件鎏金铜蚕的身世仍无定论,有多种推测。
中国历史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金蚕的记载,比如晋代陆翙的《邺中记》就曾提到,永嘉末年,在春秋霸主齐桓公墓中所发现“金蚕数十箔……”。北宋李昉编纂的《太平御览》中也提到秦始皇陵里“以明珠为日月,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
同时,从“春蚕到死丝方尽”到“辛勤得茧不盈筐”,小小春蚕食叶而吐丝,丝尽而化蛹成蛾,这一唯美伤感的意象也使蚕一直为古今诗人们所吟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蚕是丰盈润物、执着奉献的象征,也是羽化重生的象征。贺达炘说,蚕代表着多种意象,这件文物可能是陪葬品寓意重生,也可能用于祈祷和庆祝蚕桑丰收。无论哪种说法,史料中所提到的“金蚕”究竟长什么样子,直到这只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才算有了实物佐证,足见它的珍贵。
见证东西方文明交融
作为和平使者,神奇的蚕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前4世纪,希腊文献中第一次将中国叫做“赛里斯”(Seres),意即“蚕丝之国”,而那时中国丝绸已传入欧洲很长时间了。了解世界历史,深读中国文化,发现这样独一无二的神奇文物也就容易揭开谜底。
中国的蚕种及桑蚕养殖技术什么时候传到西方、怎样传到西方,一直没有确切记载。但众多流传在丝绸之路上的传奇故事可以印证:人类历史上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从未停歇,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从来都对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胸怀。
发现鎏金铜蚕的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也被称为“金蚕之乡”。这里湿润温和的自然气候和多山少田的地理条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蚕桑基地。石泉县蚕桑博物馆的讲解员刘红说,石泉县兴桑养蚕的历史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至秦汉时期,石泉所在的汉河谷地已经是“桑柁遍地”。今天的石泉县有桑园总面积7万余亩,全县有养蚕农户8000余户。2016年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5.36亿元,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产值11.86亿元。
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有很多见证丝路兴盛的文物。上世纪70年代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金银器,也是见证古丝绸之路交往的代表性文物之一。其中一件兽首玛瑙杯,无论造型和制作工艺,都具有浓郁的西方特色。“这种漏斗式的盛酒器并不是中国传统的饮酒器具。”贺达炘说,可见在唐代,陕西与丝路各国的交流交往丰富多彩,给百姓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许多改变。
而鎏金铜蚕的“重见天日”,成为丝绸之路上交流融合的见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和文化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两千多年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硕的文化遗产。”
“鎏金铜蚕传奇千年,印证丝路情未了!”文化学者肖云儒说:“古丝路从来都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这其中既有丝绸、茶叶、瓷器从这条通路走向世界,也有宗教、西域物产传入中国,这些都是各国、各民族手拉手共同发展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