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奥运精神是什么】燃爆!从这届奥运健儿身上,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截至今天,中国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奖牌32金21银16铜。五星红旗在东京不断升起。


而赛场之外,国人围观奥运会的方式,已经大不一样。


我们不再唯金牌论,只希望选手尽力就好,平安回家。


在一些稍显不公的规则之中,据理力争,坚持“拿干净金牌”。


但抛开奥运背后暗流涌动的争斗,奥林匹克精神早已深入人心。


相信每一位观众,对某些瞬间都会抱以敬意,被纯粹的体育精神所震撼。


“更高、更快、更强”,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每一位选手给出的诠释却都令人动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感动的瞬间吧。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凯旋,是奋斗”


如今已是国际奥组委技术官员的郭晶晶,站在场边,感慨万千:


“我看到她们都30岁了,坚持到现在,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那时候30岁都退役了。”


郭晶晶的眼中,是王涵站在3米板上的身影,她曾是郭晶晶的搭档。



12岁进入国家队,苦练18年,却始终没有机会站上奥运会的舞台。


看着同龄人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难以想象,场下的她究竟是什么心情。


看着曾经的队友荣誉加身,结婚生子,难以想象,她抱着什么样的信念才能坚持至今。


30岁,早已过了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机会终于来了。


站上3米板,心无旁骛,一跃而下。


日复一日的努力,没有辜负她。


18年的坚持,不到1秒的展现,迸发出令人动容的美。


夺冠!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


这是属于王涵的奥运精神。




“我命由我不由天!”


23岁的谌利军,出征里约奥运。


作为夺冠的种子选手,全村人兴奋地围坐在电视机前。


第一次试举,肌肉抽筋,他一瘸一拐地走下赛场。


第二次试举,仍是抽筋,从10岁开始付出的血泪似乎都付之一炬,不得不退赛。



失利后的痛苦,或许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他出身贫困,10岁那年,教练找上门时,妈妈说:“练举重太苦了,要是孩子没举出成绩,身材还练得矮矮的,在农村连女朋友都不好找。”


一个暑假,教练去了5次,谌利军一边抱着教练的腿,一边求着妈妈。


他想去,他想练举重。


可进入体校,不到1年,谌利军的爸爸病倒,让这个本就苦撑着的家庭雪上加霜。


年迈的奶奶,患有心脏病的叔叔,卧床不起的爸爸,全落在妈妈一人身上。


最难的时候,妈妈打着三份工。


谌利军心疼妈妈,一度想放弃举重。


可,他能做的,只有越发拼命地训练。


20岁那年,他获得世锦赛冠军,终于能为家里做点什么。


他为家中添置了唯一一件电器:冰箱。



23岁,里约奥运,他没有退路。


于他而言,冠军,或许是人生中唯一的曙光,是他唯一能回报妈妈的方式。


命运却一次又一次开下玩笑,他只能在痛苦中坚持,在黑暗中前行。


这一等,又是5年。


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两把失利,落后对方11公斤。


可他再也等不起下一个四年了。


背水一战,加重12公斤!


他做到了!


他哽咽着,呐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是属于谌利军的奥运精神。




“能赢一分是一分啦”


56岁的上海阿姨倪夏莲说:“作为一名球员,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这比结果更加重要。”



在这之前,乒乓球意味着许多许多。


曾有对金牌的执着。


1983年,倪夏莲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女子团体冠军和混双冠军。


也曾有对中国的一腔热血。


直到她退役两年后,乒乓球才被列为奥运会项目。


没能为中国取得过奖牌,是她一生的遗憾。


她说:“每当我拿到冠军时我都会深深地怀念祖国,是祖国母亲给了我肉身躯体,是祖国培养了我这身乒乓球艺。”


她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弥补着这个遗憾。


一度排到世界第四,被称作“欧洲不可战胜的乒乓女王”,成为卢森堡的“国宝”。


然而,每一次比赛结束,她常常带着可爱的笑容,自然地走向中国记者。


北京奥运,她骄傲极了:“家里搞奥运的氛围太好啦,咱们中国队真的强!”


东京奥运,她直言:“我希望中国队能拿冠军!我就赢一分是一分啦。”


有人曾问:“是什么支撑她打下去?”


她的回答让人意外,也让人动容:“因为,在卢森堡,倪夏莲代表着中国人!”



时光流逝,“爱国之情”已深入骨髓,“金牌”也不再那么重要。


乒乓,这个陪伴她一生的朋友,留下的是纯粹的快乐和热爱。


正如她所说:“如果我整天考虑输赢,身体和心理吃不消,硬拼没意思;我就是享受的心态,就算参加奥运会也和丈夫、儿子在一起享受生活。”


这是倪夏莲的奥运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在于超越自己”


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吴静钰止步四强。


但,每一个了解比赛背后故事的人,或许都会同主持人一般,说:“她是了不起的战士,即使没有拿到奖牌,她已经是奥运赛场上的传奇。”


34岁的吴静钰,第四次出战奥运。


2008年,北京奥运,她拿下中国跆拳道第一枚金牌。


2012年,伦敦奥运,成功卫冕,辉煌继续。


2016年,她决心拿下第三块金牌,却输掉了比赛。


她泣不成声,说:“我很清楚,我是输给了自己。”



奥运之后,吴静钰决定退役,输掉比赛的阴影却挥之不去。


闭上眼,输掉比赛的场景就在心中反复重播,她不甘心。


生完孩子后,“不甘心”推着她重回赛场,她想再战一场。


“我要重新学习如何跑步,因为身体都“散架”了;第二是要学会如何平衡跟孩子的关系,没有一个妈妈愿意离开孩子,改变需要有很大勇气。”


无数次自我怀疑,无数次想过放弃,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她走下去?


她说:““可能就是对跆拳道的一种热爱,我觉得我想去探索,探索没有人走过的路,尤其当你经历过失败以后。我就想尝试一下,我生完孩子还能不能打,我就想做一个不一样的吴静钰。”



五年之后,她再一次输了。


可她无怨无悔,因为这一次,她赢了自己。


正如她赛后感慨到:


“虽然遗憾没有站上最高领奖台,但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努力去做一件事,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奥林匹克精神会陪伴我一生,无关乎他人,只在于超越自我。


而我最想告诉女儿的是,不要去衡量任何事物价值,喜欢就去做,就会有收获,因为人生是自己的。”


这是吴静钰的奥运精神!





什么是奥运精神?


是阿赫瓦里严重摔伤,膝盖穿孔,肩膀脱臼,却流着血跑完42.195公里,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是丘索维金娜8次出征奥运,说:“我希望每一个女人都知道,你可以成为妻子,你可以成为女儿,你可以成为母亲,你也可以成为奥运选手,或其他任何行业的先锋。”



是刘翔身披五星红旗,呐喊着:“谁说黄种人不可以拿到奥运会前八名,我今天一定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奥运会冠军!”



“更高、更快、更强”,简单一句话。


要在漫长人生中,践行这句话,却绝不简单。


日复一日枯燥的训练;


无数次自我怀疑,却无法放下的坚持;


一次次失败,痛苦和无力中,再次站起,奋力前行的勇敢。


有时,明知无法战胜,仍旧奋力一搏;


有时,肩负着一个国家的重量,当仁不让;


不断地超越自己,不停歇地探索,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那绝不是专属于奥运选手的力量,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触手可得的一种精神。


认真对待自己的日常,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了你爱着的、想要守护的全力以赴。


这,不就是蕴藏在每一个平凡日常中的英雄主义吗?


奥运金牌很重要,但奥运精神更重要。


最后,让我们为所有的奥运健儿加油,为中国加油!无论结果如何,你们站上去的那一刻,都是最棒的。


-其他文章推荐阅读-

十年后,我住了最便宜的房子:2元涨到5元,依旧有女人无家可归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