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问学山水 神往燕赵 | 背水一战 韩信鏖兵鹿泉

盖兰语:燕赵文脉深厚,千古风物传说数不胜数,每座山、每座水、每座名胜古迹都与民间文化同来。

往故之事、流传之说,为名胜造境,为古迹流芳,以启迪心灵之力,令人心驰神往于山水之间。及今,俨成旅游之基石,添韵风景,又裨人求知之欲。古人推崇问道自然而涵养修身,今人亦可以旅游为途径,向山水求学问。故此,本报特推出“问学山水 神往燕赵”栏目,籍此探寻传递景观背后之人文,以助力我燕赵旅游。

兵仙韩信,汉初三杰之一,用兵如神,背水一战为千古绝唱,井陉、鹿泉一带就曾是韩信行兵打仗的古战场,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而鹿泉就以韩信射鹿得泉而名。

韩信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亲授统领三军的帅印。汉三年为了完成围剿霸王项羽的战略计划,韩信在破魏击代以后,和张耳合兵一处,共计三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奔赵国而来,赵国兵将扼守在赵国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在此上演的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

在鹿泉市西两华里,有两个隔河相望的不大的村庄,一个叫东土门,一个叫西土门,这里就是古代的土门关。土门关,又称井陉口,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的井陉东口。《汉书》记载:“土门关韩信破赵背水阵处”。其破赵之战,就发生在以鹿泉土门关为中心,以西到今井陉微水,东到获鹿县城,其间约三十华里范围之内。

在西土门村边河边上,至今还基本完好地保存着古代的土门关城门楼,上书“土门关”三个大字。而在村后,与之相对的约400多米的地方,也有一座城楼。在这两座城楼之间,便是车辙深陷的古驿道。而东土门也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城门楼,上书“燕晋通衢”。著名的井陉古驿道,就路经此地。

这里的人们念念不忘韩信的功绩,汉王统一天下后,封韩信为淮阴侯,为了纪念韩信,就在土门村西修起了一座韩庙。世世代代,香火不绝。历朝历代的官宦士绅,文人墨客,黎民百姓,不断地在韩信庙周围,树碑立传。韩信庙的石碑日积月累,千百年过来,石碑如林,新旧掺杂,就是数也无法数得清。有些古老的石碑,日晒雨淋,早已残缺不全,风吹过来微微摇动,叮当作响,但推而不倒。鹿泉八大景中有“残碑剥落遗韩庙”的诗句,并将韩信祠遗址前数以百计的历代文人墨客和官吏留下的,歌颂韩信的碑刻作为古代鹿泉的八大景之一。“土门关”一带是“背水一战”的古战场遗址,所以建在土门古道上的韩信庙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军事和文化研究价值。

除土门关外,在鹿泉还有不少与韩信有关的传说与遗迹,如藏兵洞、韩信寨等。藏兵洞位于鹿泉市白鹿泉乡东、西土门的北山之上。藏兵洞为自然形成的洞穴,四壁规整,呈长方形。长45米,宽14.3米,高2.8米,占地面积643.5平方米。相传此洞为韩信背水之战时的屯兵地。

《获鹿县志》“古迹篇”记载,“韩信寨在县西七里,与莲花山相连。”莲花山位于鹿泉城西2公里处,莲花山与韩信寨两名而同体,上部被近百米的豁口分开。莲花山在北,韩信寨在南。韩信寨较莲花山更加险峻,在历史上的名声也更响。北宋《太平御览》有“韩信山”一条:“《隋图经》曰:‘韩信山圆峻,俗呼为韩信台,又呼为土门口。西入井陉,即向太原路,是此也。又有韩信城,信破赵,驻军于此。’”

(燕赵都市报 记者 王俊栋 )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