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立春、雨、京芯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韩露、霜。
打住这么长哪里记得住,要想记得牢,故事少不了那么二十四节气又是怎么来的呢[狗头][狗头][狗头]
我们都知道呀,中国古代就是一个农耕性社会,所以呀什么时候耕种,播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可关系到肚子问题,连皇帝老儿也不能忽视这个问题,不然也得饿肚子不是。
所以呢,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立春这个节令了,当然那是没有确定好这二十四节气呢,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立春呢,又叫打春,(每年的2月4日到5日)意思是春天的开始,都说呀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可见立春这一天有多么重要了。
古时,天子都会在这一天亲自带着他手下的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祈求风调雨顺,大丰收,回来后就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官方性活动就流传到民间,成了我们现在的迎春的活动习俗了。
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迎春习俗
1、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在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当时有说法,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2、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的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在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3、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的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一些地方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
4、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除了这些,在这天,人们还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称之为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在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而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了。
不知道大家的家乡在立春那天有什么习俗呢,可以的话留言告诉我哦。
击罢泥牛物候新,一鞭分与万家春。
创作不易,喜欢点个赞支持一下哦,能给个关注就更美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