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00点00分
伴随着清脆的哭声
由上海第一位女性婴儿保健院指导
第一只“小母牛”
黄老师夫妇的爱女“水果”出生了
身高50厘米,体重3180克
作为幼儿迎接的第一个“儿童期”——“瓜果”——收到了医院送来的“三副套装”春节礼物。
印有婴儿脚印,由阁楼和分娩的助产士亲笔签名的一张婴儿纪念卡;
一张印有幼儿助产士花的原创设计的剪纸作品的新年贺卡;
粉红色的小牛娃娃。
“我们很荣幸给宝宝接生,希望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产房医务人员如家人一般,分享着黄先生家庭的喜悦。面对镜头,他们和黄先生妇共同送出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并拍下了一张温馨的全家福。
而在位于浦东高科西路2699号的一妇婴东院产房,1:05也迎来了第一位“牛宝宝”。
巧的是,她也是一位妹妹,身长也是50公分。刚刚升级为新手爸爸的缪先生非常激动,连连称赞夫人杨女士了不起、很勇敢。
他介绍,宝贝女儿的名字叫“汐语”,与今天的场景特别有呼应:“除夕夜我送夫人到医院待产,天上正好飘着小雨,加起来正好是一个‘汐’字。‘语’呢,就是祝福。希望我们这个‘牛宝宝’在新的一年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祝福,祝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昌盛,祝医护人员工作顺利、阖家欢乐,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宝宝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果果”和“汐语”趴在妈妈胸前,听着熟悉的心跳声,静静地入睡。而一妇婴产房团队,则继续忙碌在东西两个院区,为一位位产妇和新生宝宝保驾护航。
据了解,一妇婴年分娩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上海首位,上海每五六个新生儿就有一个在一妇婴出生,市民们为其优质服务点赞,亲切地称之为“上海大摇篮”。
在这个温暖的“大摇篮”,每一天都上演着“人间最喜悦的相逢”。截至2月12日8:00,一妇婴当天已迎来了13位“牛宝宝”。
凌晨2点35分,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牛年的第一个新生命“姗姗来迟”,一名体重3455克的女宝宝在产房内顺利降生,并留下了人生伊始的第一份“足迹”。
来自湖北的周女士,现年31岁,在沪从事售后服务工作。
响应政府“原地过年”的号召以及自身妊娠的情况,今年春节,周女士一家决定留在上海过年。2月11日晚,周女士在与家人享用完这顿特殊的年夜饭后,便早早地准备休息了。23时,周女士突感腹部阵痛,便急忙来到国妇婴就诊。急诊的医务人员在查体后发现周女士宫口已开,便将其送入产房待产。
12日2点10分,周女士宫口全开。在助产士的帮助下,2点35分,“小玉米”顺利降生,体重3455克,身长50cm。”
预产期原本在2月14日情人节那天,谁想到宝宝这么着急,年夜饭刚过,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我们身边了,这也是给我们牛年最好的礼物了。”周女士丈夫,李先生说道。
今年,国妇婴产房还为在春节出生的新生儿准备了特殊的牛年礼物。她们将新生儿的脚印制作成相框,为宝宝们留下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份人生的“足迹”。
也有等不及提前来“报到”的新生儿,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30岁的小米在新年钟声敲响前生下了她的宝宝,她和她丈夫本身也是医务人员,原本以为会迎来牛宝宝,然而小年夜,怀孕不到36周的小米胎膜早破,2540克的男宝踩着鼠年尾巴来到她身边。“我们都是新上海人,虽然没有成为跨年的第一个宝宝,但是只要平安健康,比什么都好。”小米的丈夫说。
凌晨时分,在红房子医院的产房里,10余名产妇正准备迎接她们的牛宝宝。而和她们相伴的,是医院不眠不休的医护团队。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回家过年”是每个人奔波一年最期待的事情。而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这又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念想。
45岁的张阿姨老家在江苏淮安,17年来到红房子医院,平日里的工作是负责照顾待产室里孕妇的生活需要。这次,处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张阿姨选择留在了上海,“我心里特别挂念家里的老人,希望疫情结束的时候能回家看看他们。”“95后”助产士小陈来自浙江。从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每年的大年夜都是在工作中度过。“刚好排班轮到了,这种关键时候换班也不利于产房的工作,春节在岗已经习惯了。”
晚上10点多,院长徐丛剑如约拎着一袋红牛来到了杨浦产房,这是他每年的保留节目,而他之所以要带上红牛,也是取“红房子牛”的谐音。
迎着蒙蒙亮的晨曦,凌晨4时许,妇产科医院内,一声啼哭,萌牛女宝宝终于降生,所有等待的医务人员长舒一口气,“一切顺利,牛年大吉!”
“牛宝宝”们太可爱了
快来献上祝福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黄杨子 顾泳
来源: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