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共享]
说明文经常使用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是根据事物的空间方向描述事物。
说明形状和构造的事物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一般是按事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
2.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序,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
3.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
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或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1)从整体到局部,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先介绍全桥,再介绍大拱、小拱、拱圈,桥上的石栏石板。
(2)从原因到结果,如《向沙漠进军》先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结果如何。
(3)从特点到用途,如《向沙漠进军》中说明如何利用沙漠时,就是先介绍沙漠日光照射特别强烈和日照时间特别长的特点,然后针对这些特点来说明其用途的。
(4)从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在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时,就按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一花草树木的映衬一近景远景的层次,由主到次地进行说明。
(5)从概括到具体,如《统筹方法》先概括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适用范围,再以泡茶为例,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价值。
(6)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面特征,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来说明死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说明文常常综合运用以上三种说明顺序,如《苏州园林》先从整体到局部,由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的特征,到"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特征;由这一段的概括说明到以下各段的具体说明。在介绍"四个讲究"时,又是按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说明的。
【同步练习】
【做题要求】
1.用5-8天的时间里让孩子20分钟内必须完成练习题(1-2年级),3-6年级没作文一般要求40分钟完成。(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2.做题过程碰到有疑问的题目做好标记,不可边做边查书,家长也不做指导(学习不能依赖书和父母)。
3.对于不会做的题不做过多纠缠,果断放弃,等做完所有练习题,有时间再思考不会做的题(知道舍既是得)。
4.练习做完,对有疑问的题,孩子独立查书或字典二次改正。5.家长批阅,指导孩子把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不会建立错题本的家长可点击链接:教你建立错题本(当然由于孩子马虎而错误的题不予整理,对于孩子马虎,家长切不可轻视,要平时多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