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把牛蛙和野鸡作为生活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我们都知道青蛙的种类很多,很多东西都有寄生虫,所以吃青蛙要慎重。
近日,误食盘古蟾蜍中毒引发热议,是怎么回事误食蟾蜍为什么会中毒呢?误食盘古蟾蜍中毒
据了解,花莲丰滨乡有6位民众,月初的时候误将“盘古蟾蜍”当作青蛙食用。吃光后1至4小时陆续发生恶心、呕吐及四肢麻痹等症状,其中1人送医急救后不治。另外的5人因为食用的量不多,已康复回家。
随即,花莲卫生局采集检体检验2周后,今验出有致命毒性蟾蜍毒色胺(Bufotenine)成分。卫生局提醒民众,蟾蜍毒素属于一种强心配醣体,具心脏毒性,常存于卵、皮肤及腮腺,误食会引发心律不齐等症状,过量恐致死,需特别小心。
盘古蟾蜍多生长在台湾地区的山区与靠近山区的丘陵地,是岛内体型最大的无尾目动物,身长在5到20厘米之间,大多数约6到11厘米,体色依环境而异。
花莲县卫生局长朱家祥表示,台湾常见的蟾蜍包括“盘古蟾蜍”及“黑眶蟾蜍”等。本月初有民众将蟾蜍误认为青蛙捕捉食用后,陆续发生恶心、呕吐及四肢麻痹等症状。
据附近居民透露,事发当天当事人在家聚餐,有人带来食材要加菜,本以为是一般常吃的青蛙,便直接料理食用,没想到会集体食物中毒。
朱家祥指出,台湾常见的蟾蜍包括盘古蟾蜍及黑眶蟾蜍,蟾蜍毒素属于一种强心配醣体,具心脏毒性,常存于卵、皮肤及腮腺,误食会引发心律不整等症状。他呼吁民众,如果不确认野生食材是否可食,应洽专家学者,勿自行采集食用,以免发生憾事。
在临床上,蟾蜍中毒致人死亡的并不多见,但要引起重视。蟾蜍中毒症状有哪些?潜伏期为0.5-1小时,主要症状为:
1.消化系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水、休克;
2.呼吸及循环系统:胸闷、心悸、发绀、心律不齐,心电图可出现类洋地黄中毒的ST、T改变及传导阻滞。
3.重者可导致阿-斯氏综合征、呼吸和循环衰竭;
4.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嗜睡、出汗、口唇及四肢麻木、惊厥;
5.蟾毒误入眼内,可引起眼睛红肿,甚至失明。偶有剥脱性皮炎。
蟾蜍中毒的急救方法
1、中毒后要采用催吐法尽早排出毒物,用筷子、勺柄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并饮用大量清水或淡盐水反复洗胃。但不可用油类泻药导泻,有条件可以用硫酸镁导泻。
2、注射阿托品0.5-10毫克,如不见好转可2-3小时重复注射。
3、给中毒者饮浓茶或白糖水,并加服大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水液不足并加速排毒。
4、甘草或红豆、绿豆熬汤内服,也可以起到排毒作用。
5、如果蟾酥误入眼中,引起眼睛红肿甚至失明,可用紫草汁、黄连汁或生理盐水点眼冲洗。
6、发现蟾蜍中毒者,除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外,如果症状严重,要尽可能快地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蟾蜍中毒的预防措施
食药监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材。不购买、不自行捕捞(采摘)和食用野生河豚鱼、蟾蜍、织纹螺、野生蘑菇等法律明令禁止食用的有毒动植物,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同时,也不要贪图新奇去尝试未曾见过或不常食用过的“野味”或不明食品。
有些食物由于处理不当或者过度食用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但往往有一些人冒着生命危险在试吃,食品中毒事件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也有部分餐馆和饭店仍在售卖。
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禁止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采购、加工和销售野生河豚鱼、蟾蜍、织纹螺、野生有毒蘑菇等有毒动植物的,请及时向12331或110投诉举报。
蟾酥的中毒死亡率很高,为防止意外中毒,尽量不吃可疑娃肉。
哪些青蛙有毒?
一般有颜色的青蛙都有毒,例如美洲箭毒蛙,它身上的颜色非常鲜艳,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之一。它的身体不超过5厘米长,取它毒液1克的十万分之一,就可以毒死一个成年人。动物只要吃了它,就会中毒身亡。
青蛙是一种益虫,吃了可能会感染寄生虫,这些都是我们知道的,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能忍口去吃。
其实青蛙体内的寄生虫如果寄生在人的脑部那是很危险的,寄生在肌肉里会引起肌肉疼痛。有报道表明,幼虫寄生在眼睛里,严重的可以引起失明;寄生在脑部可以引起瘫痪。医学专家发现,生长危险寄生虫的青蛙数量比10年前猛增了6倍。
青蛙极易带有寄生虫,经常吃的话对于人体是很有很大隐患的。做过实验的对青蛙进行过解剖的就知道,田鸡的肌肉里室友白点的,这些白点就是寄生虫,名字叫曼氏裂头蚴。曼氏裂头蚴可以寄生于人体。幼虫还可以寄生于人的四肢、皮肤、口腔和内脏。所以大家还是少吃青蛙为好。
小编说两句
如果不确认野生食材是否可食,应咨询专家学者,勿自行采集食用,以免发生憾事。注:不要在野外捕捉、挑逗、玩耍甚至捕食蟾蜍,因蟾蜍是各种有害昆虫的天敌,因此还是让其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方式生存吧,人类不要去打搅和破坏蟾蜍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