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的概念中,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工人与他们使用的生产手段相结合,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力量。
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图1
中国农耕时期,社会生产主要以家庭生产为主,能自给自足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生产力相对弱小,根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约232斤/亩,汉朝264斤/亩,唐朝334斤,宋朝381斤/亩,明万历年约458斤/亩,康乾441斤/亩,乾嘉121斤/亩。到了晚清仅为50斤/亩,人口激增导致没有土地的贫民越来越多,大量失地农民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成为流民,流民的扩散又给其他地方治安带来了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人口激增,农民起义频频爆发,闭关锁国政策,社会生产力自然也与人口增长速度产生了矛盾。
图2
图3
随着近代战争爆发,国门大开,带来生产资料的更新,工商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正式进入工业化时代。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商资与商资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关系产生巨大变革。且生产工具的快速革新,使得自给自足的封闭环境消弭于历史长河中。世界共同体的局面逐步形成壮大,生产力也获得了飞速提升。
图4
在工业化、城市化逐步推进的进程中,也滋生一个超级环境——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壁垒,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滴滴等等市场价值巨大的企业。
图5
那么,互联网对生产力的影响是什么呢?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人们身处这个超级环境的同时,也在推动着它的发展,直到智能手机与人工智能的出现与普遍应用,人类文明开始从工业社会进入“智能社会”。那么在互联网世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社会智能化的推进,人类享用智能化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带了危机,尤其的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失去工作岗位,人们失去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人类将何去何从呢?相比于智能机器的任劳任怨、制造精准,大宗重复生产工作是否还会选择人工将会产生一个确定结果,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
图6
图7
那么,在互联网“世界”,什么成为主要生产资料呢?随着智能化的推进及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人们的“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基础设施”;人们的“消费”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超级资本”;人们的“休闲时间”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主要劳动力。它们是自然产生的,满足自然科学的规律,我们暂且统称他们为:智能化三要素。
图7
这三个要素能给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什么变化?是否已经取代了工业时代部分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未来又否会完全取代?值得我们思考。
部分文本来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