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明很漂亮很帅,为什么你单身?——显示“机会成本”原则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选择决定时,被抛弃的选项中最高价值者是此次决定的机会成本。(大卫亚设)。
简单来说,在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种东西时,“机会成本”就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那个最大的损失。当然,“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的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而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现在越来越多男女选择单身,虽然有社会因素如房价、彩礼等,但是更多的是摆不清自己的位置。很多女孩觉得不能委屈自己,把自己的“机会成本”定的过高,总觉得能找一个要比自己各方面都优秀的。自己3分要找5分的,5分要找7分的,可是,优秀的人往往是少数的。自己不想努力但又想找个高质量男孩,找不到,又不想将就自己与差不多或条件更差的人在一起,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那只有单着呢!很多男孩单身更多是由于自身条件不太好,也不愿委屈自己,认为自己不断努力会提高自己的“机会成本”,找到一个更让自己满意的。这样,单身男女就慢慢多了。
2.为什么我们被关注或重视后会表现更好?——“霍桑效应”原理
所谓“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要求特征。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
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支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来效率一直未上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自己受到外界的关注或重视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会表现更好。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外界所接受和赞赏的,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不仅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可能让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3.为何婚姻或者爱情中会产生“七年之痒”?——“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的展现
所谓“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持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趋势。
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数量的增多,他从单个物品中所获得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看来,就算是同样的物品,下一个所带来的满足感也小于前一个,并且消费该物品的数量越多,下一个该物品所带给消费者的满足感越小。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中午吃一顿饭,先吃了一个饼,此时你没有吃饱,你接着吃了下一个,但渐渐的这个饼给你带来的效用越来越小,它不再像第一个饼那些给你带来那么大的满足感,甚至最后一个饼你都不想吃,甚至看到这个饼就会心里恶心。
在谈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总是说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使人生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这里非常重要的是物品是指“同一”物品,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在连续消费某物品时,不同消费品带来的刺激是鲜明的,满足程度会大大提高,边际效用会发生改变。
这也能解释很多夫妻之间感情为何会慢慢变淡直至产生“七年之痒”现象。在刚开始热恋的时候,夫妻都感到很新鲜,感情也最热烈,会无比恩爱和甜蜜,随着了解的加深和相处的时间增加,新鲜感慢慢地没有了,感情也就慢慢淡了。
4.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绝望的?——“习得性无助效应”原理
“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或者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不止是动物会有“习得性无助效应”,人类也会有。其中大环境的变迁最容易造成群体性的“习得性无助”,比如战争、动乱、饥荒,当人类基本生存权受到威胁,却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的时候,“习得性无助心理效应”就会在人群中蔓延。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大环境是和平的,所以群体性的“习得性无助”不易出现,但是个体的“习得性无助”是存在的。
当有些人无论如何坚持、如何努力,始终得不到自己预想中的反馈,一次又一次的鼓起勇气去尝试去加油,可最终都会被打回原形,慢慢就会陷入绝望,进入“习得性无助”状态。要想走出这种状态,要么是不再对他人或事有任何期待,而是选择依靠自己重新站起来;要么是突然出现一些契机,这些契机可能是一些人或一些事,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爱和支持,这些爱和支持给了我们力量。
来源:部分改编至沐智生活
我是小苏,让经济理论生活化
喜欢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