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网络语躺平什么意思】“躺平”了?先别急着给自己下定义

教授选读

肠酵母

长江商学院组织行为副教授

领导和行为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高级管理教育项目副院长

2020年的突然传染病,我们一开始认为只是“紧急”,又受到一次冲击后,发现确定是不确定的,不变的是变化。


随着全球疫情的持续和反复,每个人的生活都在承受着不确定性的考验,犹如长期“钝痛”的煎熬。


在新冠疫情之外,另一场心理疾病的“疫情”也在快速蔓延——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各国的心理疾病患病率在2020年以来有明显上升。疫情暴发后的一年多,我带领研究团队对长江商学院各个课程项目学员的心理状态问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相比疫情暴发期(2020年2-3月),在疫情持续期(2020年7-12月),企业家学员的焦虑度和抑郁度有明显上升,心理复原力(心理韧性)水平大幅下降。


在隐性层面,个体的自我掌控力在不断衰减,“颓”“丧”“倦怠”等情绪在悄悄的积累,并通过媒体和人际交往层层传播,恰似疫情的无症状感染过程,不容易被发现,却有迅速加重的潜在可能,以致贻误干预和恢复的最佳时机。


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消极情绪的困扰,每个人都有责任及时的自我“治愈”,而不是任其“致郁”。


今天这篇文章中沃顿商学院的Adam Grant教授是我的朋友,也是心理学界的一位奇才。他指出了疫情后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心理状态“Languishing”(类似于“丧”“倦怠”)——这与中国时下的热词 “躺平”颇为呼应。“Languishing”何以流行?如何从消极的心理状态中复原?相信这篇文章会给你启发。



深更半夜,尽管你已疲惫不堪,却还没有舍下手中的手机;


清晨醒来,你也不会立刻起身,而是赖在床上继续刷手机;


下了班吃完晚饭,你习惯性地葛优瘫,刷刷抖音微博,便一发不可收拾,不自觉又到了深夜;


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却精神疲惫;想要改变现状,但做什么事都兴趣缺缺。


这种停滞、倦怠的感觉不是个别现象。


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组织心理学家Adam Grant近日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用一个词语“languishing”来形容这种心很累、无所事事、毫无斗志的生活状态。


“就好像在浑浑噩噩地混日子,隔着一个雾蒙蒙的玻璃来观看自己的生活。”



它和流行于我们视野中的“丧”、 “躺平”、“咸鱼”等词有异曲同工之处。


“Languishing不是精疲力尽,我们仍然还有精力,也不是抑郁症,因为我们并未感到无望。我们只是觉得生活无趣,找不到方向。”


Adam Grant 教授表示,“languishing”的心理状态可能会是2021年一整年的主导情绪。



来源:NY Times


新冠疫情可能是造成这种全球性社会现象的原因之一。新冠疫情刚暴发初期,大家高度紧张,调动一切手段避免感染;后来,人们对病毒的了解不断增加,全球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口罩逐渐成为习惯,疫情逐渐成为常态,当初的高度紧张也慢慢变为现在的疲于应付,造成了心理上的一种停滞状态。


这种群体性的停滞现象还拖累了经济复苏。在北美,一边就业率恢复不尽如人意,一边大量岗位招不到工,使得北美劳动力市场陷入窘境。


01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钝痛


“Languishing”这个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Corey Keyes提出。他将languishing定义为“心理健康缺席”(the absence of mental health)。


Grant教授则把“languishing”描述为“幸福感缺失”(the absence of wellbeing)。


与“languishing”对应的,Grant教授还提到了另一个词“flourishing”。

● “Flourishing”描述的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最佳精神状态,是幸福心态的最高水平。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有强烈的意义感、主体意识、认为自己对周围的人很有价值。


Grant教授指出,在心理学中,心理健康的光谱从最低水平的“抑郁(depression)”到最高水平的“生机勃勃(flourishing)”。


而“languishing”则是一种处于这个光谱的中间地带。


虽然没有心理疾病的症状,但也绝对算不上心理健康,处于“languishing”状态的人往往处于煎熬之中。它会让你无法全力以赴,动力锐减,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可能会减低三倍。


而且,“丧”(languishing)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Grant教授认为,它似乎比抑郁症更常见,而且某种程度上是转化为精神疾病的一个高风险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常见的情况就是:


你意识不到快乐的消沉、动力的削弱,也发觉不了自己陷入孤独,而且对自己的冷漠无动于衷。当你连自己都没发现自己正在经历痛苦,自然更不可能向外界寻求帮助,或者自我调整。


简而言之,“丧”(languishing)就像一种精神上的钝痛,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引发成更严重的问题。


Corey Keyes教授研究了美国25-74岁的成年人,发现:在未来十年,最有可能罹患严重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并不是现在就有这些症状的人,而是那些当下正苦苦挣扎、深陷“丧”(languishing)的人。


一组意大利医护人员的新数据表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2020年春季陷于“丧”(languishing)状态的人,患上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几率比身边其他人高出3倍。



02“languishing”为什么会找上我们


造成“languishing”这种心理现象在全球蔓延的原因很多,深浅层次的都有,这里不多赘述。而疫情则是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让这一现象得到放大。


比较显而易见的是,疫情让我们生活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不少研究都表明,疫情对人们心理健康状态产生了影响,焦虑和抑郁情绪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上升。


健康心理学家埃尔克·范胡夫(Elke Van Hoof)曾表示:“这次疫情对心理学家来说,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心理实验。”


过去一年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计划被打乱的时候。当时的挣扎感和慌乱感或许已经平息,但也可能藏在心底,不知不觉地演变为慢性的疲惫状态,失去生活的目标和动力,甚至干脆“躺平”。


对生活的掌控感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发现,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越多,人们越容易对自己可能无法应对的状况而担忧。


疫情也把健康、生命等平常时期不会被着重思考的问题更为直接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经历过巨大的悲伤或不断受到打击,对未来的感觉不那么乐观,就更有可能变得无精打采。



与此同时,“996”、“内卷”等等无形中的重重压力和焦虑,似乎越来越容易让人们产生失控感和疲惫感。


根据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调查统计,在全球10亿全职工作者中,85%的员工没有认真投入工作,而且很少人知道要如何认真投入工作。


一般人一辈子平均要花九万个小时在工作上,却越来越难在工作中得到获得感、成就感和价值感,也就越来越缺乏动力和干劲。


这些压力是很微妙的,它或许并不强烈紧迫,可能只是低级别的,却可以导致疲劳和更糟糕的情绪。


于是,不少人都会经历文章开头所描绘的“报复性睡前拖延症”——晚上再困也要熬一会儿夜,以夺回自己在白天错过的时间。然而这样却也会加剧第二天的疲惫,降低效率,进而导致恶性循环。


03如何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当“languishing”成为一种文化,我们仅靠个人力量很难改变整体环境,但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们发现,管理情绪的最佳方法之一是认识这种情绪,并给情绪命名。


Grant教授指出,即便我们还不了解“languishing”的成因,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但承认他是第一步。


我们首先要认知、承认这种消极情绪,才能不再雾里看花。


只有这样,当有人问我们“你还好吗”的时候,我们可以坦然地回答“其实我很丧”,而不是总是说“没事我很好”。如此,我们才能感知到我们的不快乐、没动力、突如其来的失落,而不再是无动于衷。



关于如何缓解“languishing”这种心理状态,Grant教授给出了3条建议:


#1 专注做事,找到“心流”状态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flow)的概念。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不觉饥饿、不觉时间流逝,不会在意自己和周遭环境,等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Grant教授发现,在新冠疫情的早期,恰恰是靠“心流”来维持心理健康水平,更专注于自己手头的事情的人,成功避免了受疫情影响而陷入“丧”(languishing)的状态,心理健康水平仍跟疫情发生前一样。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2 给自己一些不受干扰的时间

人们在无法集中注意力时,是很难实现忘我状态的。被分散的注意力,是全身心投入和追求卓越的一大障碍。


早在新冠疫情流行之前,人们就已经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平均每天查看74次邮件,每10分钟就得在不同的任务中切换。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界限。


Grant教授以印度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为例:


几年前,这家软件公司尝试推行了一条简单而另类的规定:周二、周四、周五上午谢绝打扰。当程序员们自己划定界限时,47%的人工作效率高于平均水平;而当“谢绝打扰”作为公司官方规定推行是,65%的员工工作效率都高于平均水平。


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难道周二、周四、周五的上午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魔力?


Grant教授表示,并不是这三天有何特殊,而是这条“谢绝打扰”的官方规定表现出对留出不受打扰的时间段的重视,为员工扫除随时可能发生的干扰,为集中注意力专注手头的事情提供了自由空间。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经历,会带来心理上的宽慰。



#3 专注于一个小目标

想摆脱“languishing”,不妨先从小事着手,累积一个又一个小成就。


例如:提前半个小时上床睡觉,去健身房跑步5公里,把卧室收拾整齐,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过上健康的生活,带给我们愉悦感,而又不那么难以实现。


通过不断累积这样的小成就,来叠加愉悦感,有助于我们走出“丧”的恶性循环。


每天留出一段不间断的时间专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会给我们一种专注的自由,在吸引自己的事情中找到慰藉。通过全身心地投入实现目标,以达到个人成长并体会到意义感,我们才能得到幸福。


不得不承认,在当下,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没有得像生理健康一样被重视。后疫情时代,是时候重新思考、重新理解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的意义了。


不抑郁,不等于“我很好”;还没筋疲力尽,不等于仍然充满激情。承认我们的“丧”,才可能重新走向幸福、健康的生活。


end


参考来源:

Feeling Blah During the Pandemic? It's Called Languishing, The New York Times, 2021-04-19

感到低落、无趣、缺乏动力......你可能是“languishing”了, Lens, 2021-05-26

一个充满希望感、快乐的年轻人,看起来应该什么样?丨KY研究:Languishing VS Flourishing, KnowYourself, 2021-06-20

新冠肺炎疫情:一场全球心理“海啸”,《光明日报》,2020-09-17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