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听亲历者的故事,认识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吧。
天气越来越凉爽,中秋节才过了10天,山上的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
晚上寒意侵,清晨白露霜。那间四面透风的房间,虽说让小伙,姑娘用书和报纸裱糊了缝隙,但天上和地下仍是风吹透心凉。秋雨之时,顺着杉树皮淌下的是黑黄色的浓液,滴落到被褥上一圈-圈好似牛屎和稻草丛上长出的牛屎菌一样,又象一朵朵盛开在沃野上的黑黄的野菊花一样。万莫奈何,大家只好把捆绑行李用的塑料布和油布贡献出来钉到天花板上。现在,最令人烦的并不是从楼板下串出来的牛屎、青草的混合味,而是睡觉时牛突然爆发出来的叫喊声。那:"硭"的一声在黑夜里是那么的惊天动地,尤其是天快亮时,牛打栏,噼里啪啦的踢打声,硭~~~~~的吼叫声,闹得你根本无法入睡。大家只是恨得牙发痒,可又无可奈何?为了解决今冬明春的吃菜问题,生产队安排了一个叫谢佰的老农,带领我们去种菜。菜地选在溪对面的山坡上。跨过一条十多米宽的小溪,爬上小溪那陡陡的坎,顺着那条牛走的道,便到了我们的菜地。这是一块十分贫脊的坡地,那不多的养份早已被雨水冲洗干净。裸露着岩石的红土地上几根茅草在萧瑟的秋风中抖动。土脚不过三.四寸深,这地能种菜?发了个憨,全体知青全然不顾谢佰的招呼和反对,呼啦啦地返回住地,背的背,挑的挑,足足挑了30多担牛粪,把那块不足30平方的菜地,施足了基肥。弄得谢佰叫苦连天,只是跺脚,嘴里念道:"这如何了得!这么多肥是要留到明年做秧田用的!你们把它用来栽菜了"。知青组长小叶对谢佰讲:"怕什么?出事我扛着,与你无关,谁叫他们把这老鸦不屙屎的地分给我们种菜呢?你讲这地能种菜吗"?于是乎,这帮青年兴致勃勃地种下了萝卜,青菜,白菜,大蒜,又从溪里挑水浇地,为防备猪,牛,羊来吃菜,还用杉树刺拦住了菜地四周。
十几天过去,知青们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这块菜地。不管是谁只要有空,都要去那里看看,除除草,浇浇水,松松土,施施肥。皇天也不负有心人,在这些知青们的精心照料下,他们亲眼看到这些白菜,萝卜,青菜,大蒜生根发芽。如今已经是绿油油的一大片了,心里别提再多美,多高兴呀!这可是他们有生以来自己亲手种的呵!
一天下午,大家去给蔬菜施肥,知青们挑着一担大粪,扛着粪瓢,挑着几担水,谈笑风生地跨过枫树溪,向山坡走去。谁知刚一露头,就看见两头黄牛在菜地里,悠然自得地啃吃我们辛辛苦苦劳动了20多天的成果,牛蹄下菜叶碾作泥,黄绿的泥浆令人心痛。猛然间吴兴象发了疯的公牛,扔下挑在肩上的粪桶,从腰后抽出柴刀,抓住那条正在用脚践踏菜地,低头啃吃青菜的黄牯牛的尾巴,使劲地一剁!硭!地一声吼声,那条大黄牯四脚腾空地跳了起来向小溪奔去。沿途黄土和枯草沾满了牛的鲜血,溪水淌下一抹淡红。吴兴呆了,左手拿着那截牛尾巴,右手举着柴刀。嘴里嘟囔着说:"谁叫你吃我们的菜!看你们天天吼得我们不能好好睡觉"。
黄牯牛发疯似的嗥叫惊动了放牛的天生老倌,天生老倌从稻草堆里站起来,揉着干枯的眼睛朝狂叫的黄牯牛走去。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天生老倌,他不由地一屁股瘫坐在溪边上。泪如雨下,双手拍打着双腿,口里叫道:"这如何了得!这如何了得!你们这是谁干的呀!作孳呀"!转眼间,他看到吴兴手拿着截牛尾巴,手里还举着柴刀。便冲到吴兴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衣领,胡须乱抖,老泪纵横,口里狂吼道:"你赔我的牛!你赔我的牛!你为什么要砍它尾巴?它吃你们的菜,你就要砍它尾巴?它是畜牲呀!你也是畜牲吗"?老头儿真也不想活了,一个劲的用脑袋只撞他胸脯。
这时,早有人通知了队长,溪旁、菜地里站满了老乡,大家七嘴八舌,咒骂声,怨愤声,喊打声此起彼伏。老乡们你一言,我一语,实在令人羞愧难当,大家都感到惭愧和痛心。兽医慌慌张张跑来,看到牛尾巴已经砍断,也就说无能为力了。给牛尾巴包了药,止了血。拿着半截牛尾巴沉痛地对我们讲:"你们这些城里的伢崽呀!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把牛尾巴也砍断了?你们知道牛尾巴的功能吗?牛的尾巴就象人的手一样,人的手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事。而牛没有手,它的四条脚又要站立在那里。所以牛尾巴的功能 : 第一它像拍子一样可以驱赶虻蝇,第二除了驱赶蚊子苍蝇外,它还起到吸引异性牛的注意力,第三它還可以起到又保持牛的身体平衡的作用。 还有就是牛尾巴还是一种好菜,还可以入药"。听了兽医的一席话,令我们羞愧难当,我们不但知道了牛尾巴的功能,还明白了牛和农民的关系,知道了牛在农民心中的地位,知道了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下乡20多天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是:"牛尾巴的功能"。
2008-12-19
中国知青网发布者: 千帆过| 原作者: 落日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