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医圣是谁】中医人物志|第5期:张仲景一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医圣

张仲景成为一代人的名医,与他生活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汉末年,战乱不己,疫病流行,自然灾害频仍,生产力凋敝,与此伴随的是人口大规模的非正常死亡。

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战乱时期后,到三国时期的全国人口数量,大致只有东汉后期人口数量的13.6%,由此可见,在东汉末年,人口数量锐减的程度真是触目惊心。

东汉末年的文人作品也形象地记载了人口数量锐减的事实。曹操有诗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写道:“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曹植也在自己的诗中说:“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这些诗句真实地反映了连年的战争、疫病、自然灾害导致百姓大量死,幸存者避难异域,田地皆荒芜,处处无人烟的凄惨状况。

张仲景是河南人,在东汉的繁荣时期,河南曾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区,户数达180多万,人口达980多万。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与军阀混战,再加上不断发生的疫情和自然灾害,使这一地医人民大量死亡和外迁,从而导致人口锐减。曹魏建立之后,河南人口不足东汉时期的十分之一。时人杜恕言:“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丧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

正是目睹人民大规模死于伤寒,张仲景因此撰写了划时代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对控制当时的疫情,并对后来以至今天的临床实践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张仲景是那个特定时代产生的伟大医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述说了撰写此书的过程:“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伤寒杂病论》虽然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文献,但我们要指出的是,张仲景是利用了《素问》等文献而撰成《伤寒杂病论》,因此,《伤寒杂病论》的文献著述方式是编纂,而不是著作。大凡世间文献,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类别的,根据其原创性来划分,可分为著作、编纂、抄录三类。具有高度原创性的是著作,如《论语》《老子》即是著作;将前人文献重新整理编排,不给出内容出处,其中或许含有某种程度原创色彩的是编纂,如《史记》等即是编纂;将前人文献分类抄写,给出内容出处的,属于抄录,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即是抄录。虽然《伤寒杂病论》是编纂类文献,不是著作,但它仍然是一部了不起的医学文献,我们无论怎么髙度评价它都不过分,正如我们怎么高度评价《史记》都不过分一样。

虽然有关张仲景的文献资料极少,但“礼失而求诸野”,我们或许可在民间传说中寻觅有关张仲景的生平资料。下面我们就转录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河南民间故事集》中记载的与张仲景有关的四个故亊——襄阳访医、对症下药、巧治府台、冬至吃饺子的传说,以使大家全面了解张仲景。虽然民间传说不免有夸张和传奇色彩,却是张仲景深受百姓爱戴的最好体现。

张仲景年轻的时候,在医学上就有了名望,但他仍然勤奋好学,从不满足,只要听说哪个郎中医术高明,不管距离多远,定要登门求教。

有一年,张仲景的弟弟要出门做生意,临行前他对哥哥说:“我这次要出远门,你给我看看,日后有没有大病。”哥哥给弟弟把了把脉,说:“哟,明年只怕你要长个搭背疮! ”弟弟惊讶道:“哎呀!常听你说,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搭背疮,我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怎样治呀?”张仲景说:“不要怕,我给你开个药单,到时候,服了这一副药,把疮暂时挪到屁股的软肉上。那时,谁识得是搭背疮,就叫谁医治,定是名医。疮治好后,记住,要给我来个信儿,我好登门拜访他。”

张仲景的弟弟做生意来到湖北襄阳。第二年,—天忽然觉得脊背疼痛,他知道疮要发了,忙照哥哥开的处方,取药吃了。不几日,果然从屁股上生了疮。他求遍襄阳郎中,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足毒疮,都不识得。

后来,同济药堂有个名医“王神仙”,看后笑了笑说:“这原是个搭背疮嘛! ”当下就开了草药,贴了膏药。不多久,疮就好了。他忙给哥哥写了封信。张仲景接到书信,知道弟弟在襄阳遇上了名医,—定有高明的医术值得学习。张仲景求教心切,哪还顾得长途跋涉之苦,当天就准备盘费,打点行装,奔襄阳而来。

—天清早,襄阳同济药堂的大门前,站着一位身背行李、手拿雨伞的青年后生。他向药店掌柜央求说:“我从外地来,生活没有着落,请收下我当个伙计吧。”王神仙见这个小伙子年轻利落,询问一番之后,高兴地说,“好!就收下你给我炮制药材吧。”这个后生就是张仲景。

中医家,为中医创造联结,为患者创造联结,了解更多中医学习,敬请微信搜索“中医家”公众账号

他一心一意学习医术,生怕知道他的人把他当客待,故意不讲自己的真姓名。张仲景就在同济药堂住下来,当了伙计。王神仙见他炮制药材熟练内行,干得又快又好,十分满意,不久,就替换他当了司药。

张仲景一面抓药,一面也说“我也学学”,就去给病人把脉看病。凡吃过他的药的人,都说他的方子灵验,药到病除,大伙称他是二先生。王神仙看这个后生有两下子,更加器重,就让他当了自己的帮手。

从此,张仲景处处留心,不论王神仙在药性、医理及把脉、开方哪方面的独到之处,他都一一记在心中,写在本上,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仔细琢磨研究,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医术。

从前,一些郎中们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己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发愁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了。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可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越来越重。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药丸,外边漆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朋友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谁—顿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同行的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我看几十年病,听都没听说过,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这这件事好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在鲁班门前耍锛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从此,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

东汉年间,南阳有个府台,他干了很多坏事,人们气恨他,巴不得找个出气的机会。这年,府台的女儿有病了,一连几个月,遍求名医也治不好。府台派家人去请张仲景来给女儿看病。那阵子,伤寒病正流行,张仲景每天早出晚归,到乡下给老百姓医病,只有儿子在家。他们就把张仲景的儿子请了去。

张仲景的儿子常年随父学医,也是个知名的郎中。 他来到府衙,询问小姐的病情,府台大人还没张嘴泪就先落下来:“唉,她面黄肌瘦,茶饭不进,还不住地呕吐呢!”说着就叫给女儿诊脉。那时候,年轻郎中给女子看病,是不能见面的。所以只好从帘帏中牵出一根红线,一头拴在小姐的中指上,一头让张仲景的儿子拉着,放在耳朵边静听。

他仔细地听了好久,心里不觉好笑:哈哈,就这病竟没人看得出吗?原来府台的女儿是怀孕啦!可他并不知道“病人”还是个没出阁的姑娘,就高声朝着府台说:“恭喜大人!小姐没啥病呀,她是喜脉,你快要当外爷了! ”府台一听,气得浑身乱颤,嚎叫道:“混账东西!纯是一派胡言,快把他赶出去!”家人一拥而上,把张仲景的儿子痛打—顿,赶出了府门。

晚上,张仲景回来听说了这事,心里十分气愤,他问儿子:“你果真看得真?”儿子说:“明确实实是怀孕,已经六七个月了。”张仲景沉吟了一会说:“这个府台,干尽坏事,明天找他出气去!”

第二天,张仲景带着礼品,来到府衙,正赶上全城士绅和名流在那里议事。张仲景见到府台,施了一礼,说:“不肖之子医理不明,口出不逊之言,望大人海涵。今天,一来赔礼道歉,二来我要亲自给令爱沴脉医病。”府台一听大喜,忙说:“小女区区小恙,何劳先生大驾呀!”说着就要设宴款待。张仲景说:“还是先给令爱诊病要紧。”府台忙叫人把女儿请出来。

张仲景观看那女子气色,早己明白了几分。他暗用右手小拇指指甲剜了一点药面面,藏在宽大的袖中,然后端坐,给小姐把脉。张仲景一把脉,果然此女怀有身孕,己六七个月了,就对病人说:“张开嘴巴,看看舌苔。”小姐刚张开嘴,他就把药弹进小姐嘴中,又叫端来开水,让小姐喝了。张仲景这才笑呵呵地对府台说:“药到病除,送令爱到耳房观察,一会儿就会好的。”府台十分感激,摆上酒宴招待。

他刚端起杯要敬张仲景酒,耳房就传来了小姐的呻吟声。府台有些诧异,张仲景说:“这是药力到了。你放心,令爱顷刻就会痊愈的。”话音未落,只听哇哇的婴儿哭声从耳房传来。府台和夫人猛地惊呆了,一时羞得面红耳赤,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那些绅士名流也惊奇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头接耳,暗喑发笑。张仲景哈哈大笑,当着众人,对着府台说:“恭喜恭喜呀,这杯喜酒我可是喝定了,说着端起酒杯喝干了。府台和夫人气得差点儿昏过去。张仲景为百姓们出了气,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那年告老还乡,正是冬天,寒风刺骨,雪花飘飘。他走到白河岸边,看到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冻坏了,他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一到家,登门求医的人很多,骡马来,轿车请,官宦人家、乡里豪绅,还有那富得流油的生意人,整日里把张仲景围个密不透风。张仲景虽然很忙,可心里总挂念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盘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给穷人舍药治冻伤。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熬,等煮好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娇耳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发热。天天如此舍药,—直舍到年三十,人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大年初一,人们过年,就照着娇耳的样子做起过年的食物。有把这种食物称“娇耳”的,也有叫“饺子”的,还有叫“扁食”的。人们吃着饺子,不忘张仲景舍“祛寒娇耳汤”的恩情。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经常为长沙百姓除灾治病。瘟疫盛行时,他在衙门口盘上大锅舍药,受到了长沙百姓的爱戴。他告老还乡后,长沙的人们想念他,每年推选几位有德行的老人,带着乡亲们的心意来看望他。那年,张仲景身染重病,看来将不久于人世了。长沙老人想叫他寿终时葬在长沙,南阳的人哪里肯依,两下就争吵了起来。

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我生在南阳城,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了,你们抬着我的棺材,向长沙方向走去,灵绳在哪里断了,就把我埋在哪里算了。”大家一听,也不再争论了。长沙选来精壮的小伙子,南阳的人们也选出了有力的后生。

冬至那天,张仲景去世了,人们就按他的遗嘱,棺左是长沙小伙子肩扛,棺右是南阳后生肩扛,起棺出城往东走。灵柩到当年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灵绳忽然断了。戴孝送殡的老百姓连忙跑回家去,拿上箩筐担土垒坟。你一挑,我一担,昼夜不停,把仲景的坟垒得很大。又在张仲景的坟前修了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为穷人除疾,舍“祛寒娇耳汤”的事一直在民间流传。人们说他成了仙,灵魂附在他的医书药方上,千秋万世,人们有了病,照着他的药方配副药煎熬下肚就好了。因此,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都要包顿饺子吃,说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朵。

主 编:陆 翔

责任编辑:苏雪贞

美术编辑:朱丽莉

全球中医会议/培训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航者,了解更多中医学学习、交流培训,可应用市场下载“中医家”,黄煌、李赛美、吴雄志等众多名师在线交流。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