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北潭东街一直向西走。在与东湖河北街的会面中,积淀着古老的城墙、厚厚的绿砖、古老的故事、斑驳的苔藓和古老的历史。
那就是水源城墙。
绥远城,被呼和浩特人称为“新城”,用于与归化城(旧城)相区别。它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于乾隆四年(1739年)完工。
宏伟坚固的城池屹立在塞外草原,默默地守护着一方的平安。
它周长一千九百六十丈,墙高二丈九尺五寸、顶宽二丈五尺、底宽四丈。四四方方的城池,在东、西、南、北各开一门,东城门名“迎旭”,北城门名“镇宁”,西城门名“阜安”,南城门名“承熏”。门的上面建城楼一座,系二重三楹式样;每个门的正对面,又都各建有“箭楼”一座。在四个城角墙上又筑一组二重七楹式的高楼,这就是简称的“角楼。
“塞外点兵 吹角连营”,绥远城就是一座兵营。
这建造之初的目的就是用来屯兵的。在城的正中央将军衙署,旁边就是鼓楼。有意思的是,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个四四方方的绥远城,东门与西门、南门与北门却不在一条中线上,故有“四门不对、鼓楼不正,将军衙署坐当中”的民间传言。
“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绥远城驻扎过79位大将军。
他们大多是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武将,也不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文韬武略之辈,他们白天在军营里军事训练,入夜在军帐里谈论如何用兵打仗。他们在这里镇守着国家的边关领土,保护着一方百姓。
可是这座漠南的军事重镇,随着战火的远去,渐渐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
在进入民国后,由于长年失修,城门楼建筑大部分破损、面目全非。
在20世纪50年代,呼和浩特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古老的城墙便失去了它的军事防御功能。
从1951年到1968年,17年间,它渐渐地消失了……
- 1951年,因交通不便,首先拆除了西城门(阜安门)瓮城;
- 1952年,拆东城门(迎旭门)瓮城;
- 1953年秋天,又为了公共汽车行驶方便,把西城门南侧城墙拆一豁口;
- 1954年,拆除了南城门的瓮城;
- 1955年,因修建新华大街,从西城门北侧拆一豁口;
- 1956年,开始拆南城门、东城门。
- 1956年,为修建内蒙古新城宾馆,拆除了西城墙南一段。
- 1957年,西城门被拆。
- 1957年,西城门北城墙一段被拆除。
- 1957年,把东城门北侧的城墙拆一豁口,通东门外;
- 1957年,拆南城墙西段,建内蒙古自治区党校;拆城墙东段,存留百余米。
- 1958年,北城门东侧的城墙也被拆了一豁口。
- 1959年,拆北城门(镇宁门)瓮城。
- 1964年,东门南侧的城墙及南城墙东百米和东门北侧南半段城墙拆除。
- 1968年,北城门连同北城墙被拆除,同时被拆除的还有北城墙东段部分。
17年的光阴一晃而过,这座宏伟的城池却只留下了670余米的北城墙东段和东城墙北段,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钲鸣,这670米的城墙仍倔强地像一个士兵,伫立在呼和浩特的街头,看日升日落,看车来车往……
(喵了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