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南京大屠杀的日期】日本有人说“南京大屠杀从未发生过”!朱镕基如何回应?

最近几年中日之间风波不断,最近几天特别严重。

首先,中国大陆一名演员因参观靖国神社拍照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官媒出来发声指责后,演员本人也因自己犯下的错误被迫吞下苦果,国内事情不太平。另外,还传来了日本高官纷纷去靖国神社拜鬼的新闻,这无疑再次激起了民众的愤怒。

民众们的怒火可以理解,那场日本犯下了反人类罪行的战争离我们还并不是太远,我们还可以从当时的亲历者身上了解到当时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而靖国神社,竟然把当初国际公认的战犯们堂而皇之地供奉起来,这无疑是无法原谅的。

靖国神社

相比于在战后牵引着我们神经的靖国神社,日本人在国际上,更加希望“洗白”的事情无疑是南京大屠杀。

尽管三十万冤魂犹在,尽管一封封照片铁证如山,可是总有人选择性失明。

可以这么说,日方面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态度,让中日关系一直在磕磕绊绊中得不到成长,也让日本永远也成为不了一个被周边国家所承认的正常的国家。

在这方面,面对着日本舆论的压力,朱镕基总理很早便给当时还尚在蜜月期的中日两国上了一课,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他老人家的诚意和真知灼见,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日本人所重视和接纳。

朱镕基总理

中日邦交正常化

要说起朱镕基总理的访日,便得先从头开始讲一讲中日邦交的那些经历。没有那些之前的经历,这次访日也注定只能是空中楼阁。

所谓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的背后,也代表着一段漫长的谈判过程。在当时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还是台湾的蒋介石政府,而日本早就和蒋介石政府在1952年签订了和约,宣布结束战争这一敌对状态。

可是在和新中国谈判的时候,由于新中国并不承认台湾政权的代表地位,因此对于双方国家目前的这一状态争论了很久,最后双方妥协为“不正常关系”,中日之间的关系恢复也被称为是“邦交正常化”。

在这个基础上,特别是中美当时度过了一段难得的蜜月期,中日关系在短时间里也得到了急速的升温

。周总理甚至考虑到日本民众的现实情况,经过讨论,最终大度地放弃了对日本索要战争赔款的要求,而这一举动也让当时访华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感动不已。

在改革开放后,日本也迅速地抓住了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当时的日本是东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远远比现在要有活力,曾经号称卖掉东京可以买下美国。

当时的中日关系在经济上显得非常友好,日本企业带着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纷纷入驻中国,提供了大量的低息和无息贷款。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外资都来自于日本。

另一方面,那个年代日本的文化也在中国影响了差不多一代人,在娱乐方式匮乏的年代,很多人是看着日本的动漫,玩着日本生产的游戏机而长大的。

在当时,在中国有一个口号“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在社会上竟然可以得到认同,这在如今视日本为仇雠的舆论环境里是不可想象的。

日本动漫

可惜的是,这种经济,文化上面交流的火热,并不能掩盖中日之间本来就有的那些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太过沉重,而日本人却总是避重就轻,不断地在南京大屠杀以及台湾问题等关键问题上撩拨中国。

这种情况也并没有因为九八年中国访日所释放的善意而有所改善,反而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随着两国的合作迈入了深水区,一些之前被忽视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到了必须要解决的程度了,这时候,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朱镕基这次的访日之行了。

和几年前不同,这次朱镕基的访日,为的就是一个态度,向日本民众和日本政府表明中国政府对于敏感问题的态度。

把一直故意忽略的问题揭开,在长久看反而是真正有助于两国之间的关系,可惜的是,日本的政客远没有我们这样真诚。

解决历史问题的良药是尊重

2000年,时任中国政府总理的朱镕基访问日本,正式开始了自己为期6天的访问之旅。在这个新千年的开头访问日本,无疑是带着十足的外交诚意前来的。

当时的日本因为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却又不敢将矛盾对准造成这一切的美国人,又因为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因此在舆论上渐渐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友好的言论和倾向,双方民间的争执也在这次访日中有着体现。

在朱镕基接受东京广播公司(TBS)采访的时候,日本著名的媒体人筑紫哲也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一再要求日本道歉,到底要道歉到什么时候?”

看得出来,他的问题多少带点怨气,在别有用心的日本媒体和日本国内教育的引导下,就连这样的媒体人都觉得是中国在历史问题上欺负了日本,别的抱有同样想法的日本人可见一斑。

筑紫哲也

朱镕基总理是讲道理的,他并没有驳斥这个问题,反而耐心地对观看的媒体讲起了事实,摆事实,讲道理,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他说:

“我这一次就没有要求日本人民道歉。我想提醒一点,就是在日本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道歉过。

当然在1995年,村山富市先生,当时的首相,笼统地向亚洲人民表示过歉意。但是,日本在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都没有向中国人民道过歉。

因此,不能说中国没完没了地要求日本道歉,没有!道歉不道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希望你们考虑这个问题。”

言语中尽是诚恳,而这种诚恳,恰好是对日本媒体无端捏造事实的最好回应。

在当时的日本媒体那里,曾经有过这样的文章,说明日本至少已经在不同场合向中国进行过21次道歉了,在他们看来,日本这次仿佛显得有些委屈,中国则是过分的得理不饶人了。

朱镕基(右)

这种言论在朱镕基所说的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无疑是显得有点过分的荒诞了,哪怕是直到二十年后的现在,日本官方也从来没有过一次正式的向中国人民道歉的文件。

如此铁一般的事实,让这“21次”多少显得有一点冷幽默了。

同样是在这次的访问中,有位日本中年男人则提到了另一件敏感问题,那就是南京大屠杀。他挑衅一般的问道“日本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根本没有发生过,请问总理对此有何看法?”

这样的问法无疑是在试探中方的态度,只要朱镕基在当时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言语上的妥协,那么日本人便能够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大做文章。

南京大屠杀

面对挑衅,最好的方法便是直接回击过去。朱镕基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南京大屠杀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充分的证据。我不愿意提这个事,你要提这个事,我就告诉你,那完全是事实。”在回答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朱镕基的背后是鲜红的国旗。

在重大历史问题上,中国的态度永远是不退让。哪怕双方经济交流是如此频繁,但这并不能成为背叛历史的理由。

尊重历史,这是中日双方能够坐下来一起谈论历史问题的大前提,在这个基础上,中日双方才能做到朱镕基后来所阐述的“我们的目的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只是希望大家都要以史为鉴,创造世世代代友好的明天”的良好祝愿。

日军入侵南京

而可惜的是,在日本媒体当时有意的渲染下,朱镕基总理的这一次访日只给日本民众留下了一个强硬的姿态。而最为关键的“面向未来”的诚意,却一直是匆匆带过。

面对这种情况,朱镕基也只能在日本媒体面前无奈地表示“我们希望所有日本国内的舆论都应该考虑维护中日友好的大局,不要做刺激或者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尊重历史,尊重双方的感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日本政治家却在这次的访日之旅中,不断地试图挑起民族情绪,不断地试图挑起中日之间的对立,只为了自己那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无疑是不可取的。

朱镕基

访日之后风波不断的中日关系

在朱镕基总理访日结束后,中日关系并没有持续向好,反而在别有用心的操控下,开始风波不断。

在朱镕基访日后不久,刚刚上任的小泉纯一郎便去参拜了靖国神社。日本政治高层的态度代表了日本民意的风向标,从那时候开始,日本便一直奉行着强化美日同盟来限制中国的政治思路,并且一直试图在台湾问题上有所染指。

而朱镕基早就针对参拜靖国神社提出了自己的忠告:“日本方面有些举动引起了中国人民感情上的强烈反应。比方说参拜靖国神社,你们也许认为这不违反宪法,但是靖国神社里面供奉着甲级战犯,这是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

即使这样,中方早就已经将自己的底线划给了日本,但是日本政治家的我行我素还是让两国自邦交正常化以来所发展的良好态势从此戛然而止。

小泉纯一郎

历史证明过,当中日关系发展顺利的时候,一定中日两国领导人都非常注意对方的人民感情的时候,就像当初周总理一样不计前嫌,免除战争赔款的大度。

而当中日关系的发展陷入停滞的时候,大多是日本政客忽视中国的民族感情而我行我素的时候。

没有一段关系是可以单向维持的,而中日关系的背后,其实很大程度上也远不是一个日本可以决定的。

中国民间也渐渐认识到,在中日关系的背后的实质,其实是中美关系。日本作为一个不完全的阉割国家,他有关的中国的态度无一不取决于在日本还有这驻军的美国。

在中美关系的蜜月期,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自然向好,可是随着中美之间越来越激烈的对抗,在重大问题上越来越剧烈的分歧,中日之间褪去了这一层蜜糖后,一直被掩盖的历史问题一下子便得不可调和起来。

中日

日本人没有德国人一样的反思精神,也没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表现出来的斗志昂扬。如今的他们已经彻底变成了美国人在东亚的一件工具,需要他们的时候便出来,让亚洲永远不能团结,成为美国在太平洋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这段历史呢?在如今高度的信息化和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中,有的人说应该忘记历史,重新审视两国关系。

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在当今屡见不鲜,而我们这些后来人不能,也没有资格替当初那些惨死在日本刀下的民众以及那些浴血奋战的烈士说一句轻飘飘的“忘记历史”。

勿忘国耻

正如当初有一位提问者问朱镕基的时候所提出的观点“中国人应该努力忘记历史,日本人应该努力不忘记历史。”

朱镕基是这样回答他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掩盖或者淡化历史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汲取教训才能使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