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跨国转账时,银行需要SWIFT代码,我在想这是什么代码。
一查SWIFT全称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董事会有25个席位,成员来自全世界不同的国家。不同国家的成员银行加入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在这个系统内互相发送和接收转账信息。我的理解是SWIFT担当一个全球账本的角色,这个账本由全世界有分量的国家共同监管。但账本中记录的只是数字。对应的实物如何交割呢?如果中国银行转账到美国银行,难道要从中国运美钞到美国银行的金库里?这样时间太长,成本也太高。显然实际操作不可能这么做。了解这么复杂的交割流程,还要从简单的开始看。
银行的前身,也就是曾经的票号是如何交割的呢?拥有财富的最安全的标志是拥有实物黄金和白银,票号拥有自己的银库储存金银,然后发行银票给自己的客户在市面上流通。如果一个人将银票从票号A转到票号B呢?最原始的方法是从A取出白银,运输到B,再存入。可这样太麻烦了,A和B之间每天有很多笔转账,每一笔都这样来回运白银成本太高,还有被劫道的风险。所以两家票号一商量,直接用银票吧,用户拿A票号的银票去B票号,B票号直接给用户兑银子,反之也一样。当天下工后,两家票号的人坐在一起,把当天收到的银票汇总加减清算得出一个结果,比如A欠B一百两白银。两家达成一致,银库离的也很近,就就从A银库运100两白银到B银库。当天清算就结束了。通过票据的记账叫信息流,实物白银的运送叫现金流。
到了现代,纸钞替代了白银,电子记账,代替了纸质账本,运钞车运钞代替的镖局押送白银。
但如果遇到异地转账怎么办?难道要每天把钞票运来运去吗?如果一个用户从中国银行成都分行向济南分行转一笔钱,岂不是要把钞票从成都运到济南?数字化的价值在这里就发挥出来了,越多的人用线上转账和线上交易,对纸钞的需求就越少。每个分行只需准备一小部分储备金,供用户日常支取就够了。绝大部分的钞票都存在北京的总行。成都分行向济南分行转账,只需在账本上改一下就结束了。可这里也有问题,没有及时结清现金流,当时两个账本出现偏差,或者一方作假怎么办?没关系,大家都是中国银行的孩子,上面还有北京总行。发送信息流时,成都分行会直接将转账信息发送到北京总行,经总行再发给济南分行。三方有一个共同的账本,同步记账。有了北京总行监督,下面的分行也就可以放心了。钞票不够了了,凭账本跟总行要就是了。
可如果涉及到跨行转账怎么办呢?工商银行向中国银行转账,农业银行向建设银行转账,大家都是大佬,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放心谁。一个办法就是每天结算,反正大家总部都在北京,离得近,资金每天运来运去也不是不行。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有,那就是所有合作的银行都相互开一个备付金账户。
一个用户想从中行成都分行向工行济南分行转100块钱,用户希望钱立刻到账,成都中行跟济南工行说,你先帮我给他账户加100,回头一起算。这时济南就想,我帮你垫上了,回头你不认帐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都一开始就在济南开一个账户,里面放上足够的钱。这时,济南给一开始的那个用户账户里加100,同时给成都的备付金账户减100,就做到了实时清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有,所有银行都有一个妈,叫中国。国家直接参与监管记账和清算,下面的商业银行也就没什么不服的了。中国人民银行就是这个银行至尊。
各地的分行支行都在人民银行开设账户,存放备用金,发生交易的时候将交易信息传输到人民银行的系统,人行根据交易信息在账本中扣除和增加相应的账户,账本的数字与各个行是同步的。
具体是什么流程呢?假如一个用户从成都的中行向济南工行转账,成都中行首先发电子报文给成都人民银行,成都人行再将信息发送给人民银行清算中心,清算中心收到电文,记账后将信息发给济南人行,济南人行记账后,再发报文给济南工行。济南工行作账务处理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向成都中行确认。各地资金的存现差额均纳入人民银行系统内。
SWIFT于世界就相当于人行系统于中国。
每一个国家都是用独立的主权,只有所有国家共同组成一个组织,才有公信力。SWIFT全名是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其董事会成员由世界上的重量级国家构成。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各国间结算系统的连接器,其所使用的电文标准格式,是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交流的标准语言。
加入这个系统的成员银行之间互相开设备付金账户,各银行通过SWIFT进行信息流的传输,然后各银行进行结算,结算过程只是多出一个汇率转换。A银行用它来发出支付结算指令,B银行收到后进行相应操作,完成最终的电子支付。一笔国际汇款的到账时间,最快仅需10 分钟。
这样的一个接近世界银行性质的庞然大物作用举足轻重,也极难复制。目前,SWIFT占有国际转账绝大多数份额,是跨国贸易结算不可或缺的渠道。因此,一旦一个国家被踢出这个系统,就类似于失去了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结算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