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秦穆公称霸】大梦春秋037|秦穆公称霸西戎,是否有资格名列春秋五霸?

青浦战争后,晋、楚的对立成为时代主流,对楚河流域小国和中原的郑、晋、蔡、宋等国的惩罚只是这一主流的延伸。

晋与秦的斗争也是如此,纵然激烈、频繁,终究局限于太行山甚至黄河以西。

从楚武王熊通的时代开始,历代楚王苦心经营,不断向北方拓展势力,目的只有一个,称霸中原。北方的盟主,无论郑庄公姬寤生、齐桓公姜小白抑或晋文公重耳,还是如今的晋襄公姬欢,他们作为周室的诸侯,都天然地负有阻击楚人的义务。因为楚乃蛮夷也,是整个华夏世界的敌人。最大的敌人。

河南南阳荆紫关镇,东周时,这里是晋、秦、楚交往的通道之地,现在是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带

只是从公元前八世纪中期开始,一百多年来,在华夏世界与楚人的无数次对抗中,占据主动地位的是楚人,华夏世界多数时候都在被动应付。这样的局面,在楚成王熊頵时达到了高潮。

熊頵在位四十六年,最终虽然死不得其所,但楚国北上的雄心并未因此终止。公元前624年秋,弑父自立的楚穆王商臣,在登位两年后,即敲响北进的战鼓,兵围淮河之畔的江国(在今河南息县)。

晋国闻报,随即与周室联军伐楚救江,领兵元帅就是当年汦水之役骗得楚令尹子上后退的晋大夫阳处父。这个胆小鬼再次上演了“不战而退”的一幕——当周、晋联军准备攻打方城山关口时,遇见了楚国息县之尹子朱的军队,阳处父不敢与之交战,当即“班师”回国。

公元前623年秋,楚人灭江,绝其社稷,有其土地。

公元前622年秋,楚人灭六国(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冬天又灭了蓼国(约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北)。

楚人连灭三小国,晋人都无能为力,可见在晋国极盛时,楚国实力依然强大。

江国灭亡时,秦穆公嬴任好深为触动,他穿上素服,不居正寝,去盛馔,撤舞乐,为江国举哀。有人进谏说:您这么做礼数太过,没必要吧?嬴任好答曰:江国与秦国同姓,同姓被灭,我不能救,总该表示哀怜吧;其实我为江国举哀,也是在警醒自己。

若是此前一两年,嬴任好恐怕无暇自警,现在有心情居安思危,原因有三:一则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吓得晋人守城不出,好歹出了一口恶气;二则崤山遗骨得以封埋,对父老们有了交待;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终于完成了一个夙愿——称霸西戎。

所谓西戎,所指模糊,不妨简单地理解为西方的戎人。虽然“西方”本身就是极广阔的地域,但在嬴任好的时代,能被秦国觊觎的“西方”绝不会过于遥远,大约就在今甘肃、宁夏南部这一带,至多西延至青海东部。活跃在这里的戎人包括绵诸戎、犬戎、獂戎、义渠戎、大荔戎、乌氏戎、朐衍戎等,还有著名的羌戎。

当然,戎人并非全都偏居于西方,中原地带也杂居着诸多戎部落,比如骊戎、伊洛戎以及被晋国请来袭击秦军于崤山的姜戎。

戎人虽然名号繁多,但在华夏族群看来,实在都可归入“夷”的范畴,提起他们时,总会带些鄙夷和不屑。只是戎人的强横每每让这些瞧不起他们的人头疼,周室的仓惶东迁就是拜犬戎所赐。

《左传·文公四年》书影

东迁无疑是周室的耻辱,对于秦国而言,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秦襄公护送天子东迁有功,被赏赐一张著名的空头支票,此后秦人历经八十年艰辛努力,硬是从戎人手中抢回了支票上开列的周室故土,从一个封土原本至多百里的小国悄悄迈向大国的行列。到了秦穆公嬴任好时,秦国之强,足令当初轻视它的东方诸侯汗颜。只不过,嬴任好生不逢时,国境东方是强大的晋国,东南方是野心勃勃的楚国,秦国东进中原的路途遂被堵死。这也不全是坏事——秦国不能东进,东方诸侯也不容易西征,这使得秦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持续发展壮大。当嬴任好称雄中原的梦想彻底破碎于崤之役后,在苦思冥想报复晋国的同时,他开始认真地把目光投向戎人散处、地广人稀的西方。

最终,他据有了那片广袤的土地。

帮他完成这个夙愿的,除了孟明视,还有一个戎人——由余。


戎人由余,其先祖出于晋国,不知在什么年月因为什么原因逃亡到了西方,从此混迹于西戎之中。与杂处东方的戎人或狄人相比,西戎落后很多,不过是一些在戎王领导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

公元前625年,即彭衙之役的那一年,戎王听闻秦穆公嬴任好有贤名,便派遣懂得东方语故实故实的由余率队,前往秦都雍城观摩学习。嬴任好本没有把这些化外之民放在眼里,领着他们参观宫室、珍宝时,颇有些洋洋自得。哪知戎人由余参观后并没有发出眼界大开的惊叹,反而幽幽吐出一句:这些东西,纵是鬼神所造,怕也要费不少心思;若是百姓所造,那可就苦了百姓了。

在中原诸侯眼中,宫室器物都不能仅仅当作宫室器物去看待,它们全都暗含着“礼”的要求,一个人应当住什么样的屋子,使用什么样的器物,坐什么样的车,吃什么东西,都有严格规定,等级分明。一切都要合乎“礼”的要求,这是治理国家并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当由余意味深长地说出这句话时,嬴任好大为惊讶,他问道:中原以诗书礼乐及各种法度经邦治国,尚且不时有乱,戎人没有这些东西,要想有效治理,恐怕很难吧?

河北涿鹿,涿鹿山前的黄帝像

由余笑道:中原有乱,正是因为您所说的那些东西;自从上古圣贤黄帝创制礼乐以来,虽然他本人不遗余力带头执行,天下也不过实现了小的太平,大治无从谈起;黄帝之后,君主们骄奢淫逸,日甚一日,且又依仗法度之威,对民众过多要求与监督;民众不堪忍受,遂对君主多有怨恨,要求施行仁义;可结果呢,上下互相怨恨,终至篡夺与杀戮横生,乃至出现屠灭宗族之恶事,这些都是所谓礼乐法度造成的;戎夷则不然,在上者以仁德对待臣下,在下者以忠信侍奉君上,治理国家就如调理身体,不需要什么方法,这才是圣人之治啊。

由余显然美化了西戎的情形,那些在茫茫草原上游牧的部族,远远谈不上什么圣人之治,更何况所谓圣人之治本身就是幻想。但是他对中原诸侯的评断,却不无道理,从某些角度,甚至可说一针见血。“礼”虽然是一个虚幻庞杂的东西,但其本质,说白了就是森严的等级制。这种社会结构必然导致上对下的支配与压迫,从而又引发下对上的反抗与篡夺。中原诸侯连绵不绝的内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秦国公室素来强大,终春秋之世,未闻公族对公室的威胁,因而内乱也相对较少,但一河之隔的晋国,其公族与公室的恶斗和杀戮骇人听闻,足够嬴任好引以为戒。

嬴任好一定理解了由余的这番话,他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

由余退下后,嬴任好对内史王廖说:邻国有圣人,不是什么好事;由余这个人很有才能,令我颇为担忧,这该如何是好?

王廖道:戎王地处偏远,没听过中原的音乐,君王不妨送他些歌舞伎女,扰乱其心志;与此同时,可再请求戎王允许由余延期返戎,以此疏远其君臣关系;接下来,我们就尽力留住由余,让他返戎的时间越晚越好,如此,戎王必对由余生出疑心;他们君臣有了隔阂,我们就可以对由余有所图了;再者,戎王喜爱歌伎舞乐,则西戎政事荒疏,更对我国有利。

嬴任好闻之大喜,遂厚遇由余。两人终日联席而坐,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嬴任好从由余口中获悉了西戎地形与兵力。那边,内史王廖早已踏上西行之路,为戎王送去十六名歌伎。这些美艳的女子令戎王十分迷恋,从此无心打理部落诸事,一切恰如王廖所说。

嬴任好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才把由余放归西戎。

此时西戎的政事已经一团糟乱,由余心急如焚,数次进谏,戎王终是不听。嬴任好抓住时机,多次派人秘密赴西戎,盛情邀请由余赴秦。这一番旷日持久的计谋终于到了收获之时,失望透顶的由余愤然离开西戎,投入到了秦国的怀抱,嬴任好待之以上卿之礼。

公元前623年,秦用由余之谋,西伐戎王,兼并十余个戎人部落,将秦国疆土一口气向西拓展千余里,从此称霸西戎。周襄王姬郑闻之,特意派遣使臣西赴秦都致贺,并赐嬴任好金鼓。

称霸西戎是秦穆公嬴任好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功勋,后人也因此将其归入春秋霸主之列,但嬴任好的霸业终究只限于地广人稀的西方,他未能越过晋国的阻拦,让秦国战车驰骋在黄河下游富庶文明的大地,这使得他远不能与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重耳等人相提并论。

而且,属于他的时代即将终结。

(待续。文图原创,盗用必究)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