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
西湖是指有人去世后,人们根据生前的事迹,使用不同的称号。
古时皇帝、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较高的人一般都有谥号。谥号是为了方便人们称呼逝者。比如我们经常说到的齐桓公、汉武帝、隋炀帝、范文正这些,其实都是在用谥号称呼他们。大臣的谥号比较容易判断,因为文章中更多的还是直书他们的名或字。而帝王的名字一般人不能直呼,所以在文章中就要用谥号或庙号代替。久而久之,人们就往往是只知道某皇帝的谥号或庙号而不知道他的名字。而谥号与庙号又比较接近,所以在现实中,将某皇帝的谥号与庙号弄混是比较常见的事。比如唐武宗与汉武帝看起来极为相似,但实际上唐武宗是唐朝皇帝李炎的庙号,唐武宗的谥号是至道昭肃孝皇帝。而汉武帝就是汉朝皇帝刘彻的谥号,不过更完整地说是汉孝武皇帝。而汉武帝的庙号则是汉世宗。不过今天暂且不讲庙号,只谈谥号。
一般认为,谥号是后人根据逝者生前的事迹确定的,是后人借以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的,有褒有贬。谥号是从特定的一组字中选出一个或多个字来对死者进行评价。一般皇帝的谥号是在继位的皇帝的参与下与大臣协商确定的,末代皇帝的谥号则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大臣的谥号则是由礼部主持协商,得到皇帝的确认后以皇帝的名义赐予死者。
不过不是所有的大臣都能获得谥号,历代都严格规定了哪些人有资格获得谥号。有些人虽然很有名气,但因为资格不够,朝廷不会赐予谥号。这时,死者的亲属、门生及朋友就会为他确定一个谥号,称为私谥。比如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的谥号“靖节”就是其亲友为他确定的私谥。
因为谥号一般被认为是后人对于死者的最终也是最中肯的评价,因此朝廷上下经常围绕谥号中的一个字纠缠许久。不过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越来越长,谥号中所选的字也往往是赞美的意思,因此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就不再有褒贬的功能了。相应的,朝廷赐予大臣的谥号也多是美谥,谥号的评价功能基本已经消失。
但有学者认为,谥号最初不具有评价死者的功能。作为解读谥号的《逸周书·谥法解》,完全是后世附会。当初之所以确立谥号制度,完全是为了避死者讳。
周人尊崇先人,同时认为,人的名字对应人的躯体。人死后,就是脱离了躯体的神灵,与凡人不同,这时就不能再用名字来称呼他们了。于是周人就确立了谥号和庙号来称呼死者。庙号是为了确定死者的世系,而谥号则是为了赞美祖先。周人敬畏先祖,因此不会在谥号中批评、攻击先祖。也就是说,在最初,谥号并没有“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的功能。
不过,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谥号与逝者的行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谥号逐渐具备了褒贬的性质。在确定逝者的谥号时,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逸周书·谥法解》完成之后,谥号的褒贬之意都有据可查,而具有褒贬性质的谥号,也成了皇帝与大臣相互牵制,特别是君主驾驭大臣的工具。
正如前边所说,皇帝的谥号虽然也是由大臣拟定,但继位的皇帝全程参与,大臣自然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为过世的皇帝确定谥号。何况,皇帝也可能直接干预这一制度。比如秦始皇就不认同这种任意褒贬先王的谥法制度,因此决定从他开始不立谥号。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与秦二世都没有谥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