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有教无类谁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内涵以及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第一,“儒教无流”思想和班级管理的内涵。

1.“儒教无流”思想的内涵

“儒教无流”是我国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人本来就是“有流”。也就是说,有的聪明,有的智力发展缓慢。有些人孝顺父母,有些人经常不服从父母。有些本性善良,但有些容易做出不适当的行为。但是通过教育,可以更好地消除这些人之间的“种类”差异。

这就是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现在的“有教无类”思想通常是指,纵使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些许差异,但是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受教育者身上所具有的贫富差距、智力差异、性格差异、认知差异等客观条件就把某些特定的人盲目地排除在教育活动之外,让每个人都拥有接受教育、享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说,“有教无类”思想体现了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上的公平性与平等性。

2.班级管理的内涵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过程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师生互动过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班级管理现状与原因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班级管理的策划者和监督者。目前,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对学生已经很尽心尽责了,但是为什么学生还是“我行我素”,管理效果不理想呢?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班主任没有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来说,课堂上的不公平可能比硬件实施上的不公平更严重,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更大。怎样把保障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落到实处,怎样确保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这需要教师素质和教育观念的提升,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自觉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三、“有教无类”思想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须遵循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以学生家庭贫富、能力差异、成绩优劣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不因为学生之间的任何差异而不平等对待。

2、差异性原则,尊重每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世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班主任应该尊重个体的独特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3、公平性原则,关注每位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权利。班主任应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出勤、纪律、卫生、文体等管理,把管理决策权和管理下放给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使每个人尽可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受到同样的教育。

四、“有教无类”思想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有教无类”思想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表现为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他们在家庭环境、受教育经历、学习态度与习惯、认知思维及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极为正常和客观的一种现象。鉴于此,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时,不能采取完全统一划齐的管理要求,相反,应当在正视班级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个体提出不同的管理标准与要求。从这一程度来讲,“有教无类”思想要求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因材施教。如针对性格较为内向、不喜发言的学生,班主任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他们充分的发言机会,并要肯定其发言的正确性。班主任还可借助班会这一形成载体,引导这部分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关于班级建设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在他们结束发言之后,就他们所提意见或者建议中的一些可取内容进行一一分析,给予其恰如其分的肯定与激励,有利于班级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更好地推动班级的管理。再如,中学是学生求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由于面临着高考的沉重压力,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容易产生懈怠甚至是轻言放弃的形态,长此以往,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这自然便成为了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面对这部分学习态度不甚端正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或指责,而是设身处地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学习引导。总而言之,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管理是“有教无类”思想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一大要求。

2.“有教无类”思想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表现为民主平等“有教无类”的核心精髓在于公平与平等,其具体反映到中学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即教师应当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给予他们充分民主与自由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著名教育学者魏书生所提倡的“管是为了不管”这一教育理念相似。魏书生认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分子,他们拥有平等参与班级各项大事的权利,这种权利运用恰当得宜的话,往往能获取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例如,在班风建设的活动中,鼓励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献出好点子”的活动之中,不能因为学生学习的好坏而所区别对待,这一公平、平等的做法使得学生们感受到了参与的价值所在,他们献出好点子的热情与积极性也更为高涨。有的学生针对班风建设的活动就提出可以通过创建班歌、班训、班规等形式丰富班级文化,从而建设良好的班级风气;也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主题班会,借助班会这一途径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与发展。除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关于班级管理的意见,还可给予他们充分融入班级管理互动之中。如在班委会的确立上,班主任可不采取直接任命的形式,而是在学生对彼此之间形成较为深刻与了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主确定班级领导班子。学生们通过投票、选举,最终选出了班级的主要领导干部。由于是通过自主选举产生的,因此,班级干部的领导力与号召力格外强大,并真正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发挥了自身的作用。这表明了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与自由能更好地推动班级管理的积极发展。

3.“有教无类”思想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表现为一视同仁。中学班级往往学生数量众多,学生之间发生摩擦在所难免。纵观教育实践,不少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学生之间矛盾的时候倾向于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而自主判定学生犯错误的程度。如针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在口头上随便说几句,而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后进生”就大声斥责、严厉批评。这种区别对待的教育方式很显然并不能使得班级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心悦诚服”。如此状态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班级管理的目标自然也会流于形式,不具备实质上的意义。因此,中学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应一视同仁,切忌厚此薄彼,戴上“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如当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一些小摩擦时,班主任不能贸然开口批评学生,而应当首先了解学生发生摩擦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认真思考解决办法,力争做到公平、平等地处理。须知,班主任身上公平、公正的精神品质将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学生,促使他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这是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大重要内容,有利于推动班级管理活动朝着班主任所预期的方向更好地发展。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