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汗妈妈
最近,吉林一个叫李洪艺的小男孩在《哭》上上了热搜。
因为学期伊始,老师给上个学期表现并不突出的他,颁了一个“最具期待小明星”奖,并且鼓励道:
“老师坚信你会变得更好。你能吗?”
听着老师的颁奖词,孩子一脸的不可置信,眼底泛着泪光。
到领奖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泪崩,哽咽着坚定地回应老师:“我能变得更好!”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有这样暖心的老师,也太幸福了:
“这样的鼓励真的会影响孩子一生。”
“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样子!”
“我明明看到了孩子眼里的那束光……”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曾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你的一句肯定和鼓励,也许就能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勇气和动力。
语言的力量,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有一个女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她强压住内心的喜悦,很有礼貌地跟老师告别、关门。在门掩上的那一瞬间,再也克制不住,开心地蹦了起来,然后“变身”,快乐地“飞”走了。
虽然,不知道老师对她说了什么,但毋庸置疑,那一刻,她的内心一定甜炸了。
网友们也直呼太暖了:
“瞬间感觉整个冬天都暖和了,加油噢!”
“小朋友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还有一个网友忍不住为大家科普,说:“这叫火影跑,我在四下无人时,经常玩这个动作。”
仿佛,那一刻的好心情,也感染到了自己。
原来,肯定孩子,所能带来的能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教育家Rita Pierson曾在TED演讲时,分享过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班上做了一个20道题的小测验,有个孩子只对了2道题。她在卷子上给孩子写了+2,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这让孩子很是疑惑,问:“老师,我是不及格吗?”
她回答是的。
这下,孩子更不理解了:“那你为什么要给我一个笑脸?”
Rita Pierson说,因为他没有全错,还对了两个。随即,她反问孩子:“我们一会儿会复习这些题,难道你不会做得更好吗?”
得到这个回答之后,孩子瞬间自信了许多,大声地回答:“是的,我可以做得更好!”
你看!
“-18” 和 “+2”,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带给孩子的感受却完全不同。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暗示效应”。
你越是肯定和鼓励孩子,他就能变得越发优秀;
反之,亦然。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从一所学校随机选出20%的学生,然后告诉老师,这部分学生非常有潜力。
8个月后,这些随机选取的孩子,竟然进步显著。
可见,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是最好的催化剂。
不被肯定的孩子,内心有多苦
鼓励和肯定的力量,毋庸置疑。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中,只有20%是正面积极的。而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收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孩子!”
“你怎么这么粗心?难怪每次都考不好”……
这样的批评和指责,父母总是张口就来,而鼓励和肯定的话,却寥寥无几。
有一个2岁的小女孩,输了平衡车比赛。
妈妈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都没有,反而气得一边打她,一边训斥:“你有什么脸好哭的?全程在遛弯,你想什么呢……”
这样的训斥加推搡,持续了十来分钟,小女孩委屈得直掉眼泪。
只不过输了一场小比赛而已,为什么要让孩子觉得,像是输掉了整个人生呢?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曾指出,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长期处于负面评论的影响之下,更容易让他们形成懦弱自卑的人格。
而这种烙印,一旦印在了心里,就再也难以摆脱。
但有的父母总觉得,现在的孩子太容易飘,要适当地打压才行。
剑桥学霸、“知乎女神”王诺诺,曾提到过她的童年经历。
那时的她人见人爱,妈妈担心她会“飘”,就私下和老师商量,一起“打压”她。导致她十几年都没穿过裙子,整个人自卑又矛盾。
压死骆驼的,从来就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之前的,每一根稻草。
她总说,自己是个有点怂的人。她害怕别人讨论自己的颜值,但内心,其实又渴望美。
所谓的“打压教育”,除了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容易自我否定之外,毫无益处。
有项研究调查数据显示:
一个经常处于负面评论的人,潜能仅能被开发20-30%;如果能得到肯定,就能上升到50%;如果得到来自家庭的肯定,那么潜能则可以被开发70-80%。
你的言语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需要欣赏、肯定和鼓励,才能攒足勇气走得更远。
既然如此,父母该怎么做呢?
- 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孩子也一样。他们有各自的优点,关键是看父母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之前在小区里玩,看到一个孩子拿着成绩单,灰头土脸对他妈妈说:“妈妈,我这次没考好。”
让人没想到的是,妈妈看完之后,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称赞他:“孩子,你体育考了满分,很厉害啊!说不定,以后你能当名体育健将呢。”
那个孩子听了,瞬间将背挺直,整个人也恢复了活力。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比如:性格好、有耐心、思维敏捷,又或者是有韧性、谨慎……
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让这个闪光点成为他们真正的优势,而不是用一个固定标准去衡量。
- 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努力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值得被肯定:
“这么难的题你都做对了90%,说明你有认真对待哦~”
“遇到困难没有退缩,你真勇敢!”
“虽然没有得名次,但你和小伙伴们合作得很有默契。”
这些对细微之处的肯定和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和内驱动力,即便再次遇到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
-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大多数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接纳一个不完美的孩子,很难。
可作为父母来说,我们终将有一天,要面对那个没有想象中聪明的孩子,要接纳他们可能会偏离我们预设好的轨道。
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
所以,与其焦虑孩子的不足,不妨试着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理解和包容他们。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才能在成长中受益。
《弗洛伊德的使命》里有一句话:“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聪明的父母,懂得什么对孩子更好,会把爱和肯定,变成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气。
而眼里有光的孩子,则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变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欣赏孩子的与众不同;
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鼓励中成长,不惧挑战,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 End ——
作者:菈妈,自由撰稿人,热爱生活和文字、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愿用一生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二宝妈。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