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大年三十的风俗是什么】从年三十守夜说传统习俗

#春节指南#

到除夕为止,家家贴春联、装福字、挂灯、上色。

一到傍晚,鞭炮声隆隆而来,远近响应,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尤其零点钟声响起,就如同得到一声号令,鞭炮齐鸣,如万马奔腾,场面蔚为壮观。小孩熬不住困,就和衣而睡。大人看电视,嗑瓜子,聊天,放鞭炮,一直等 到凌晨。这就是守夜熬年。

追本溯源,相传古代时,有一种叫"年"的凶恶怪兽,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就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人们。为了躲避年兽,大家都不敢睡觉,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坐等天亮。《诗经·小雅.庭燎》中的 "庭燎",就是通过燃烧竹竿之类,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辟邪,这即是"爆竹"的由来。

看到这里,大家会心一笑,原来是守夜的习俗是这样的啊。过年守夜,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基于对于未知世界的敬畏,而形成的一种习俗,延续至今。小孩子喜欢过年,因为过年要穿新衣戴新帽,还有糖果吃,更重要的是有压岁钱。一年到头,就数这几天香甜啦,能不欢天喜地吗?

可是大人就不是这样了,古时候要提心吊胆的,担心被年兽吃掉。再后来,老百姓因为穷困,每每过年,就面临被追偿债务的困境,所以过年又称为年关。杨白劳就是年关难过,被地主黄世仁迫害,家破人亡。古时候的年三十,就是老百姓难以逾越的关卡隘口,充满着血泪的控诉。

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过年这个传统节日,才成为了家庭团聚,充满浓浓亲情的喜庆佳节。过年的本质内涵,也已经脱胎换骨,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那么,年三十熬年守夜的习俗,还有必要吗?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年三十熬了夜,大年初一能不精神萎顿, 无精打采吗?

原来每到过年,就要准备个把月的食粮,北方主要是饺子,馒头,粘饼子,笼(炉)糕,腌熟猪肉等,然后一个正月都不要干活。但现在这个习俗已经悄然改变了。初二初三超市就开始营业了,想吃什么买什么,都是新鲜的,谁还顿顿天天的热剩饭?所以说,习俗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会逐渐的进行适应性的变化。而改变的最终方向,就是更好的适应生活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另外,既然没有年兽,那么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是不是也可以改变一下?节衣缩食辛辛苦苦赚的钞票,过年听一声响,冒一股烟,值吗?每年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事故、伤人事故还少吗?好多年前,老家一个乡亲,三十来岁,在铁筒里放二踢脚,炸了,胳膊去了半截。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一辈子残废了。

在新时期下,对于传统节日和习俗,既要传承和弘扬优良文化的意识,又要学会以辩证的眼光,以发展的态度,与时俱进的去重新认识和思考。当旧习俗被赋予了新有内涵,那么思想上滞步不前,因循守旧、形式上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就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负担和羁绊。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