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中国情人节是什么时候】话说我国情人节

近年来,在商业投机浪潮的推动下,情人节开始在我国年轻人中兴盛起来。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我国目前过的所谓“情人节”却很混乱,很多人把公历2月14日的源于西方基督教的情人节作为自己的情人节。还有一部分人把我国农历7月初7传统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节”作为自己的情人节。还有一部分人把我国阴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作为自己的情人节,因为元宵节是每年阴历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当然,还有很少一部分人把我国阴历三月三的“上巳节”作为自己的情人节。由于没有官方的权威规定,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情人节。那么到底把哪一天定为我国的情人节好呢?下面笔者就说说自己的意见。

首先笔者要否定的是从西方舶来的以2月14日为节的情人节。笔者不想在这里对西方情人节本身多加评说,因为这毕竟是人家西方人的文化。我要说的是,我们中国作为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有着无比灿烂辉煌的本土文化,为什么非要食人残羹,嚼人余味?我们为什么不稍微发掘一下自己的文化土壤,从中培养出自己的文化之苗呢?更何况我们的本土文化中本身就有美丽动人的情人节之树呢!

再说一下我国阴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夕节源于我国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虽然浪漫却很令人伤感的婚姻悲剧。牛郎星和织女星至今天河两隔,相望而不能相聚,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也只能仅在阴历七月初七这天进行短暂相聚,而且还是拖儿带女,不知是该叙夫妻之情,还是该表儿女之情,这是一场家庭悲喜剧,和未婚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并不搭,所以我感觉不宜把七夕节定为情人节。

再说一下元宵节。元宵节之夜是我国阴历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春节过后不久,又在农闲季节,所以很隆重。元宵之夜,圆月皎洁,花灯璀璨,大街上人来人往,观灯赏月,热闹异常。青年男女混杂人群,难免就有一见钟情对上眼的,或者是本就相互钟情的青年男女借机相会,加上朦胧的圆月为爱情增添了不少情调,从而演绎出许多爱情故事,所以有人把元宵节当情人节过。不过,元宵节是所有人的节日,主题以赏灯猜谜为主,而不独是青年人的节日,更不是表达爱情的节日。元宵节借观灯表达爱情,并不被社会接受,俗话就说:“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观灯”。

我国真正的“情人节”,其实就是源远流长的“上巳节”。所谓“上巳”,原本是指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夏历以建寅为岁首,也就是以立春日为正月初一,三月上旬就在清明时节,清明时节的第一个巳日就是“上巳节”。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古代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少女的成人礼,也就是“礼”。古代正规的婚配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年满十五后,如果已许嫁,就可行笄礼,而当女子年满二十仍未许嫁,也可行笄礼,表示已经“父母之命,媒之言”,随时可以出嫁。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未婚的男女在一起自由恋爱,钟情的双方相互表达爱慕之情,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情人节”。

上巳节习俗,人们在水滨采兰沐浴,洗濯去垢,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礼,然后开展嬉游、饮酒等活动,称为(读xì)。《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汉应劭《风俗通》:“者,洁也,故于水上盥洁之也。”《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是上巳风俗。

禊之事,源于上古。“禊”字从示从契,“示”表示与祭祀有关,“契”当指商部族的先祖契。相传契的母亲叫简狄,在河滨行浴时,因误吞空中玄鸟的坠卵而怀孕,故生契。《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之女,为帝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事实上,上古之时,知母不知父的事很平常,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后,君王贵族喜欢把自己的先祖附会在三皇五帝的血脉上,于是产生许多神话传说。诸如吞卵而孕、履大迹而孕的神话传说,当是母系氏族的遗风,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致。

禊之事,当为后人纪念并效仿简狄生契,于暮春之月,在河滨沐浴、嬉游,以便觅得佳偶,结婚生子的习俗活动。这应该就是我国“情人节”的起源。上古时代男女的恋爱还是很自由的,并不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禁锢。《周礼·春官·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这时官方组织的大型相亲活动,大龄而无故不参加者,还会受到处罚,这应该就是我国“情人节”的雏形。

后来逐渐形成的上巳节,就应该是比较规范的“情人节”了。禊之事,本应该是“男女之无夫家”者的盛会,是青年男女的大型相亲会,后来,很多“油腻大叔”,特别是文人雅士也来凑热闹,自创娱乐项目,除河边沐浴盥洗之外,还搞起了临水宴饮,酌酒赋诗的活动。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逐渐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临水宴饮的节日,并由此而派生出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即禊饮。

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事也。”这里的“禊事”,就是指这些文人雅士不甘寂寞,在本属于人家未婚男女相亲的日子里,另搞一套,酌酒赋诗的活动了。这些“油腻大叔”们的文艺活动虽然冲淡了“情人节”的主题氛围,但并不影响年轻人们的相亲活动,反而使这种相亲活动有了一种文化色彩。

上巳节本就是我国正宗的“情人节”,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只不过后世封建统治者对男女问题越来越禁锢,尤其是宋明理学形成后,对男女问题更是讳莫如深。这样,上巳节就慢慢衰落了,“情人节”的说法更是被认为伤风败俗。现在,“情人节”又兴盛起来了,为了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建议大家都把上巳节作为我们自己民族的“情人节”。《易·革卦》:“巳日革之,行有嘉也。”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很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