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们每天吃食物。
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促进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都是单纯的。
吃饱了。
人们能吃饱,才有力气生存,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在此基础上所诞生出的文化,艺术,经济,科学,也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播。
而能够使人吃饱,首先需要的就是粮食,众所周知,优秀的粮食作物,可以大力促进人口的增长,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的体质强弱。
如小麦这类划时代的农作物,以人人皆宜的口感与稳定优秀的产量,成为农民种植的首选,当小麦在古代中国开始大面积种植后,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双双稳定的环境中,人口曾几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但在小麦还未被人们当做主食以前,古代先民每天吃的主要粮食,相对小麦来说产量并不高,比如上古时期的主要农作物——“粟”(sù),最远可以追溯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现在来说就是谷子,俗称小米,从口感上来对比,粟照比小麦会有明显的粗粝感,且产量虽然稳定但上限不高,然而粟的存活性十分强悍,在灌溉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粟以耐旱与耐贫瘠,且生长周期较短,喜高温的多项特点,成为了北方旱地上的明星作物。
再比如“黍”(shǔ),也叫黄米,这是属于先秦时期的主要农作物,不仅能够用来制作窝窝头等日常蒸食,还能用来制作年糕,甚至还能酿酒,其与粟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同样耐旱耐贫瘠,但用途相比小米来说,会稍加广泛。
其中还包括“菽”(shū),也就是豆类,而这三种粮食作物,即“粟黍菽”,自从被发现可以食用,再到大规模种植,几乎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农作物,而一直延续到小麦登场。
然而这三种作物都因多种因素,而有着自身的局限性:
一是相对小麦而言,产量上限较低,这是由于自然环境下的多种因素所导致,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小麦产量大的原因,最终取代了粟黍菽,成为人们种植首选的主要粮食作物。
二是口感上不如小麦饱满顺滑,说白了就是小麦更适口,尤其是在磨成细粉之后,小麦的用途更加广泛,比如我们常吃的面条,甚至是糕点等美食,几乎都是由小麦作为原料烹制而成。
但不得不说,粟黍菽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初级阶段,为人们的生存发展,做出了无可估量的巨大贡献,但是当人口日复一日的增加,面对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这三种主流作物也由于自身局限性而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直到战国时期,经过先民的不断努力,发现小麦的实际产量竟能高达粟的两倍以上,甚至在自然条件完善与水肥得力的情况下,产量会更高。
于是,小麦的巨大效应与优势,开始逐渐凸显。
然而选择种植新的农作物,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在小麦并未传入中国以前,人们对这种新生作物并不熟悉,这种不熟悉包括对种植技术的不熟悉,成活条件的不熟悉等方面。
但人们最终还是甘愿放弃原本稳定生产的粮食作物,如已经在历史上存在上千年的粟黍菽,从而将主要种植的作物改换成小麦,我们现在看上去好像很简单,不过就是两句话的描述,但试想千百年前赖以粟黍菽生存的古人,突然某一天要把家里种植的小米黄米等作物,换成一种全新的作物,这种勇敢的尝试,甚至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变革,且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
这使我不禁深入思考个中原因,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古代农民们,做出这种根本性的改变呢?
我个人认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人口增长所导致。
首先,伴随人口的不断增长,虽然会涌现出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排位最前的,永远都会是粮食问题。
如果人口日复一日的增加,而粮食产量仍旧维持原先的水平,乃至停滞不前,粮食产量与粮食需求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势必就会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出现:
粮食短缺。
即使不会出现粮食短缺,但粮食产量的停滞不前或是增长缓慢,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其实是一种倒退,而那些在产量上有所局限的作物,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每天都在增加的人口需求,等到下一代人成长起来,对于粮食的需求就会进一步增大,每个人平均可支配的粮食总量,也会相应减少,于是就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发生。
这时,要想回到以前人人都能吃饱的状态,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荒地,种植产量更大的作物,从多方面尽可能的提高粮食产量,以应对由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需求,同时消除可能会出现的粮食短缺隐患。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近2000年来黄河中游重大,特大干旱》研究报告显示,在近2000年来,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因干旱粮食短缺的负面现象。
比如1627年,即明朝天启七年,豫,冀、鲁、晋,陕,内蒙,皖,苏等多达十余个省份发生大旱,其中以陕,甘、晋、豫最为严重,从1638年到1641年整整三年的时间里,终年无雨,颗粒无收。
这种类似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崇祯六年。
《明史·五行志三》:(崇祯)六年,陕西、山西大饥。七年,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
相同的历史不止出现在明朝,翻开史书不乏震颤人心的记载,如《后汉书》中所言: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关中,秋七月, 三辅大旱,是岁,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
此处所说的“一斛(hú)五十万”,按照著名古代经济史学家林甘泉教授所写《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一书中的研究结论来计算:
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
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既然我们能通过林甘泉教授的研究,得知1斗禾重2.7斤,那么根据10斗等于1斛来换算,可知:
1斛禾约等于27斤重。
(注:此处“禾”应为谷类作物的总称)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再来看上文中引用的史料记载:
是岁,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
一斛谷,居然卖到五十万钱(汉·五铢钱)的天文价格!
这相当于什么呢?
如果把五铢钱的购买力进行换算,约等于人民币0.4元,27斤重的米,居然能够卖到50万钱,单纯换算购买力,相当于人民币20万!
由此可见,在发生粮食短缺的灾情时,不仅要挨饿,甚至会造成经济崩溃,物价疯涨到骇人听闻的地步,我想不论穷或富,在面对这种粮食极度缺乏的困境时,都会感到深深的绝望。
再加上种种秩序遭到破坏,人们在生存面前,往往会经过短暂的挣扎,从而最终选择不惜一切代价的活下去。
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潜藏其中的历史规律,近2000年的时间内,几乎每隔三百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重大干旱灾情,而在1328年以后,甚至达到每隔8年——20年就会发生类似天灾。
我很难想象在那种艰难的生活中,人们是如何生存下去的。
所以大家能够理解我国之强大富庶的来之不易么?
为何要大力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基建,大力发展经济,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在欧美等国还在嚷嚷“中国威胁论”的时候,我国要先让老百姓都吃饱,再回头搞教育,搞科研,搞火箭上天,卫星上天。
因为当年实在太苦了。
在这一点上来说,今天授予袁隆平教授最高荣誉,发明出杂交水稻的袁老当之无愧获得这份殊荣。
从五千年前开始,从我们中国的古代先民们种植各类谷物,种植小麦开始,整整五千年,我们不仅见证了优质农作物带来的人口爆发式增长,同样也是因为粮食问题,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沉重的历史。
而正是有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在亲身经历过历史悲剧与惨痛教训之后,才会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悉心钻研粮食增产,让每一个中国人,让每一个后代子孙,都能在温饱的环境中度过快乐的童年,从此快乐的成长,生活,学习,工作,娶妻生子,而不用去考虑有朝一日可能会出现的吃不饱,不会饿着肚子说一句我是中国人。
我相信偌大的中国,泱泱华夏,不止一个袁隆平,还有数不胜数的科研工作者,也在为了能让全中国人从此没有各种后顾之忧,而废寝忘食的在努力。
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重,并致以最为真挚的崇高敬意。
因为就一点,他们,让我们吃饱了。
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理由,足矣。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秘闻,带您发现更大的世界~!
——————
参考文献:
《明史·五行志三》:(崇祯)六年,陕西、山西大饥。七年,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
《后汉书》: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关中,秋七月, 三辅大旱,是岁,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
古代经济史学家林甘泉教授·《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
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