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全运会开始,全运会取消了上市,其目的是让全运会回到“发展体育、增强人民体质”的初心,成为大众运动健身的舞台。
天津全运会的口号是“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在这一主题的引导下,19个群众参与项目列入全运会。在外界看来,全运会不设奖牌榜,这是一种进步。但取消金牌榜能对扭转金牌至上的政绩观产生多大作用呢?全运会赛场上频发的丑闻能明显减少吗?从天津全运会看,虽然奖牌榜没有了,但排名依旧在,换句话说,“金牌至上”之毒不在金牌,也不在金牌榜,而在唯金牌论和以金牌为导向的体育考核体系、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诚然,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而言,争创佳绩是理所应当的事。但是,对于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必须搞清的是:哪些金牌是老百姓真正想要的?哪些金牌能够真正反映我们的运动项目发展水平?在金牌和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之间应该如何取舍?只有科学、系统、全面的体育发展评价体系真正建立起来,“金牌至上”的顽疾才能药到病除。
全运赛场上那些怪现象
提到全运会,我们总会想到三个字——“怪现象”。为了拿金牌,各省市想尽一切办法,比如“双计分”,比如“奥运金牌带入全运会”,再比如“三大球项目冠亚季军都有金牌入账”等等,同样,在赛场上,各种怪现象也层出不穷,比如非常有名的“假摔让金牌”事件、比如奥运冠军孙英杰的“尿罐子”事件等等。
这些怪现场的出现,原因很简单,就是全运会的成绩事关地方体育局领导的升迁。“唯金牌论”,催生出了全运会种种不可思议的怪现象。
当年孙福明的假摔事件曾经引起轩然大波
2005年南京全运会柔道比赛中,辽宁队的前奥运冠军孙福明和解放军队的闫思睿在决赛中相遇。没想到,比赛刚开始,闫思睿轻轻一推,孙福明就摔倒在地,闫思睿秒杀孙福明夺得金牌。孙福明“假摔”让金牌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媒体都对奥运冠军毫无公平竞赛精神进行了抨击。其实,这怨不得孙福明,她不过是规则的牺牲品。因为闫思睿是辽宁队交流到解放军队的选手,她和孙福明是队友。按照双计分规定,如果闫思睿获胜,解放军队可以获得一枚金牌,同时辽宁队也可以增加一枚金牌。而如果孙福明获胜,解放军队就不能增加金牌。正是这个极具中国体育特色的规则,最终导致了孙福明假摔让金牌的闹剧。
2013年全运会,东道主辽宁在三大球项目上设置了72枚金牌,三大球项目的冠军按三枚金牌计算,亚军算两枚金牌,第三名也有一枚金牌,按照男女组别和参赛选手年龄段的不同,一届全运会上共产生三大球72枚金牌,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从国家体育总局来看,要想激发地方发展三大球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全运会金牌数,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绝对就是一记昏招, “可笑的是,我们在全运会上这么重视三大球,在仁川亚运会上,我们的三大球却没有得到一枚金牌。”一位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这样说。
此外,奥运会金牌也和全运会金牌挂钩。一枚奥运金牌可以折算成下届全运会的两枚金牌,这就出现了全运会比赛还没有开始,北京、山东、湖南、广东等体育代表团已经有金牌进账的奇怪一幕。奥运会比赛,除了运动员的父母和教练,恐怕最紧张的就是当地政府和体育局领导了,一旦拿到金牌就意味着提前有了两枚全运会金牌,全运会金牌对他们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进入21世纪以来,每届全运会金牌榜第一都是东道主。2001年广东,2005年江苏,2009年山东,2013年辽宁,东道主必坐金牌榜头把交椅成为全运会的定律。
取消金牌榜易,改变政绩观难
一位地方体育局官员曾经公开表示过,“全运会不公布金牌榜、奖牌榜和总分排名榜,不表示这些榜不存在。国家体育总局不公布这些榜,但各个地方体育局肯定会自己计算各队的成绩,然后再私下排出这些榜。”这位体育局官员对体育界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早有深刻感受。 地方体育主管部门“金牌至上”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
根据中国吉林网的了解,天津全运会,虽然取消了奖牌榜,但很多省份的体育局在其年度总结材料里,依旧会着重注明其省份在全运会期间拿到多少枚奖牌,较之过往有了哪些提高或者突破。天津全运会期间,因为裁判的问题,导致西部某体育小省一枚必得金牌旁落,该省体育局局长大发雷霆,因为该省在全运会上的夺金点很少,失去这枚必夺的金牌,很可能意味着该省代表团无法完成省政府下达给省体育局的全运会任务,同时影响该省在西部几个省市区中的名次。
实际上,即便没有奖牌榜,每个代表团也都是带着成绩任务参加全运会的,这既包括金牌数,也包括在各省中的名次。完成任务的,回去论功行赏,后面的4年也能向政府申请到更多的人、财、物。完不成任务的,回去之后就只能是等着作检讨,更重要的是,政府很可能减少对体育部门的投入。
客观说,“金牌至上”的观念对中国体育荼毒深重,但各级政府对体育部门的考核“唯金牌论”无疑也是看不见的推手。所以,全运会取消金牌榜虽然体现了中国体育界希望淡化金牌观念的积极信号,但是不是真效果良好,目前还无法给出准确答案。
部分省份设立“荣誉榜”
发展群众体育是突破口
在2017年三月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新规,宣布全运会4人及以下项目可以实现跨单位组合参赛愿望,其中涉及包括游泳、田径、羽毛球等在内的10个大项49个小项。
国家队中的搭档往往并不来自同一个省市、自治区,打全运会就要拆散了重组。 打破各省份界限而鼓励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保证了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冲击了全运会上部分省份的优势项目,这无疑增加了比赛悬念,更关照了专业竞技的延续性。
“全民”参与 群众项目引人关注, 业余选手也能登上高大上的全运会赛场,人们印象中高冷的全运会也可以变得很接地气。 在这些新增的群众项目中,既有龙舟、舞龙、太极拳、国际跳棋、桥牌、健身气功、柔力球等大众参与度高的项目,也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轮滑、攀岩、航空、航海模型等时尚项目,更有普及度高的乒乓球、羽毛球、马拉松等奥运项目的业余组赛事。除了这19个项目,还有通过网络方式征集的广场舞大赛,一个个普通的草根面孔,成了赛场的主角。
过去几年,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要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转变,不仅要有奥运会金牌,更要把群众体育办好,让体育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天津全运会的改革思路,正是如此。以龙舟赛事为例,来自佛山的“龙舟大妈”惊艳全国,但平日里这些“大妈运动员”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大家身边的普通人,都要送孙子上学、干农活家务。
全运会在中国体育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天津全运会的改革开了一个好头,但后面还有更广更多的配套改革要跟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要达到这一目标,全运会就要改变过去只重竞技体育不重群众体育的观念,天津全运会的改革,让人看到了希望,陕西全运会能否接好这个接力棒,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于洋 图片为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