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稻田鸟的话,经常会想起“解渴”的成语。有传闻说,酒里放入鸟的羽毛会毒死人,人们经常谈论“狍子”色变。(莎士比亚)。
《汉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汉惠帝的时候,齐王刘肥入朝。刘肥是汉惠帝的哥哥,惠帝没有以君臣之礼对他,而是以兄弟之礼对他。结果这一举动遭到吕后的不满,吕后便腹黑地令人赠鸩酒给刘肥,意图谋害他,好在后来没有成功。那时人们觉得,鸩鸟以蛇为食,而且吃的是毒蛇,所以鸩鸟的羽毛中也含有剧毒,适合做毒药。
古人鸩鸟以毒蛇为食,所以身上也带剧毒。(资料片)
不过,在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时间里,鸠鸟其实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鸟,是吉祥、长寿的化身。从汉代开始,官府就有在手杖之首饰以鸠鸟送给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习俗。所以民间给老人做寿时,一直流传着“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的寿联。
1969年,济南无影山西汉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载人载鼎彩绘陶鸠鸟,为我们展示了汉代人精湛的陶艺,也展示了鸩鸟吉祥、长寿的文化意蕴。这件文物通高53.3厘米,宽45厘米。从整体上看,鸩鸟昂首伸颈,双目直视前方,短喙,两足稳稳当当地踏于方形底座之上。头与胸部绘有鳞状羽纹,双翼左右平展,长尾微微上翘,造型生动,展翅欲飞。
济南无影山汉墓出土的载人载鼎彩绘陶鸠鸟。(风华齐鲁-张九龙 摄)
不过,更奇妙的是,这只鸟并非孤立存在,在鸟背上还站着三个沉甸甸的人。前面的两个人,都穿着朱色宽衣博服,头饰环形高髻,拱手对立。后面的那个人,穿着赭色依附,双手撑着圆盖伞,站在两人后面,三个人形成了三角形的结构。工匠大概还觉得这样的造型不足以展示自己的才华,除了三个人以外,又在鸟的两翼上各自安放了一个大鼎。两个鼎形制相同,鼎身绘有心形纹,鼎下是方式人形足。
鸩鸟身上满满当当。(风华齐鲁-张九龙 摄)
这件陶塑精品构思巧妙、造型独特、简朴古拙。虽然载着三人两鼎,负担沉甸甸的,但是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整只鸩鸟却始终保持着力学平衡,安然屹立,这尺度把握的确实难得,可见工匠技术的高超。
驮了两千年,累死宝宝了。(风华齐鲁-张九龙 摄)
这座彩绘陶鸠,不仅是汉代山东人民向往长寿吉祥、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山东地区从远古到汉代,陶艺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风华齐鲁-张九龙 头条号“鑫一聊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