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山奖枫叶已经是很多北京人的习惯光明照片/视觉中国
齐白石92岁的中国画作品《菊花螃蟹图》光明照片/视角中国
重阳节菊花盛开的王子旗照片/光明照片
[守望者之家]
农历9月9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阴阳五行系统中,世间万物被分成阴阳两类,数目也不例外,具体来说就是单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月九日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九月九”“九日”等。中国人何时开始过重阳节?
重阳节是什么时候兴起的?自古以来有战国、西汉、东汉三种说法。
“战国说”的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是明代罗颀《物原·事原》中说:“齐景公始为登高及竞渡。”齐景公是春秋时期的人,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民俗事象。二是《楚辞·远游》中有两句诗:“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其中提到“重阳”。然而,这两条依据都是不可靠的。《物原》是一部记载耳食游谈之事的书,正如清代纪昀(字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评价的,“溷众说而一之,疏舛弥甚”。西汉刘向《说苑·尊贤》中记载说:“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齐景公始为登高”的说法或许是这一记载的附会。这里的“登高”是某次战役中的登高眺望,与节日习俗的“登高”毫不相干。《远游》诗中的“重阳”只是个空间概念,指天空。宋代的洪兴祖解释说:“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此“重阳”非彼“重阳”,二者风马牛不相及。
“西汉说”的依据是旧题西汉刘歆撰写的《西京杂记》,其卷三中有这样的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照此说来,重阳节汉初就已在流行了。事实上《西京杂记》并不是刘歆所作,而是晋代葛洪假托刘歆之名写的,这在学术界已有定论。晋代人讲述西汉时期的事,不过是个民间传说而已,我们在西汉时期的文献中见不到重阳节的蛛丝马迹,所以这样的记述不足凭信。
日本学者中村乔在《中国的年中行事》一书中认为最早提到重阳节的是三国曹丕的《与钟繇书》。其实东汉崔寔(?—170年)的《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引《四民月令》曰:“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明确无疑地告诉我们,东汉时期九月九日有采菊的习俗,那时的“采菊”可不是指采摘自家园圃里种的菊花,而是到山中采摘野菊,这就意味着采菊自然伴随着登高。这说明当时重阳节已流行于世。所以,“东汉说”是可以成立的。
重阳节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东汉迄今,重阳节世代承传,繁衍不绝,绵历近两千年的岁月。重阳节最初是一个旨在辟邪的节日,但在两千年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节日的旨趣内涵及民俗事象也在不断发生演变。如今我们已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依存于农耕社会的重阳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和意义吗?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重阳节的内在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
重阳节的核心宗旨是祈求健康长寿,即《西京杂记》中所说的“令人长寿”。谁不希望健康长寿?所以重阳节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当然,对健康长寿最为关切的是老人,因此现代重阳节基本上成了围绕老人而过的节日。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地方政府把重阳节定为当地的老人节,举行多种形式的敬老助老的活动。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第一章第十二条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该法律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从这一天起中国有了一个国家层面的老人节。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重阳老年节的设立无疑是重阳节文化价值的现代体现。
为什么建议重阳节放假?
但我们认为仅仅将重阳节规定为老年节仍然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弘扬,将重阳节增列为法定放假节日,这有多方面的缘由。
其一,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年人口还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将超过4亿,2051年可能达到最大值,之后长期维持在3~4亿的规模。到2100年,老年人口总量仍然会高达3.18亿,占总人口的31.09%。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迫在眉睫、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一项长期持久的艰巨任务。学界一致认为中国属于“未富先老”的国家,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比20世纪的欧洲严峻得多,因为中国的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在经济尚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要对付与发达国家类似的问题。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6000美元以上,而中国2000年的人均GDP只有945美元。时至今日,中国经济虽然有了迅速发展,但形势仍不乐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8年4月17日发布的2017年世界人均GDP排名数据,排名前30位的发达国家2017人均GDP年都在27000美元以上,全球平均也有10728美元,而中国2017年人均GDP只有8600美元,排名第71位,低于全球平均数,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仍很薄弱。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上上下下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应对。既要有物质方面的筹措安排,也要有精神方面的建设营造,双管齐下,缺一不可。把重阳节定为全民放假的敬老节,对促进各级政府、各机关单位的老年人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敬老意识,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都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绝不亚于已列入放假节日的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
其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无论是子女看望老年父母还是政府组织敬老活动,都需要闲暇时间。如果上上下下都忙于工作,没有专门的时间去为老人做些实事,难以形成节日的气氛,不利于敬老风尚的培植。如果把重阳节列入法定假日,可以营造出一个全国上下一致、全民普遍重视的热烈气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全社会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事实上,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重阳节都放假,港澳同胞纷纷来内地探亲;如果大陆也放假,便于节日期间三地的交流,这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积极意义。
其三,一个国家的放假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财富丰富,百姓就应该享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为:新年(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放假三天,五一劳动节放假一天,国庆节放假两天,共计7天。那时经济基础薄弱,百废待兴,难以给百姓提供更多的休闲假日,一年放假7天也算难能可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百姓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休闲娱乐的需求空前高涨,于是国务院顺应民意,于1999年9月18日发布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劳动节和国庆节各放假三天,放假水平达到10天。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又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做了修订,将劳动节放假调整为一天,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全民放假节日,各放假一天,放假水平达到11天。十多年来,全民放假一直执行的就是这一规定。
就法定节日放假而言,目前世界平均为11.7天,我国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很不相称。将重阳节列为放假节日我们就可以摘掉假日福利“未达到平均水平”的帽子,而且完全有条件摘掉。
其四,以往我们对放假的意义理解片面,以为放假就是员工不上班,不上班就会影响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殊不知消费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甚至是决定性的环节。节日是消费旺盛的日子,节日放假必然促进消费,从而也就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人们没有时间消费,消费就会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反过来必然制约生产的发展。所以增加重阳节放假对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其五,重阳节放假是众望所归。在近些年的人大、政协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建议增加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特征、民族精神最为集中的展现。环视世界上那些有自信心的国家和民族,无不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申遗的申遗,造势的造势。把重阳节定为全民放假的节日,上应治国安邦的需要,下顺孝敬老人的民情,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尊重,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作者:杨琳,系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3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