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诺贝尔 中国】中国人为啥诺奖这么少?这个硬核数据统计告诉你原因

两天前我写了《年终盘点:中美科技实力大对比,看完你吃惊吗?》篇文章。

这篇文章从论文发表数和 PCT 专利 2 个维度,衡量中国的科技实力在世界上的地位。结论是:目前全世界是分成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美国,第二梯队中国,第三梯队英德法日,换而言之——中国的科技实力目前全球老二。

(你要喷也先看完上一篇文章再喷,又不是笔者自评的,是国外的权威期刊评的。傻乎乎的来一句“谁封的第二?”只会让我对你的阅读理解能力表示遗憾。)


此文一出,留言中向我提问最多的就是:


你说中国科技实力全球老二,可为什么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几乎拿不到诺贝尔奖呢?怎么到现在也就出了一个屠呦呦呢?


有人因此认为我避重就轻,选择性忽略。今天就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实际上,跟有些人以为的恰恰相反,评价一个国家当前的科技实力,不该去看一个国家最近这十年获得的诺奖数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般来说,诺奖反映的是获奖科学家在几十年前的科研能力,而不是当前的科研能力。


为了用数据说话,我和我的文献助理牛牛小编特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算出了一个精确的数字。我们统计了2011 至 2020 年这十年间所有的自然科学类诺奖,找到了每一位得奖者发表的原始论文,根据诺奖的介绍页面这位科学家就是因这篇论文的成就而获奖。然后,我们计算了这位科学家从发表论文到他获奖的间隔时间,以年为单位。



这样我们就计算出了:最近这十年来,诺奖科学家们从发表论文到得奖的平均等待时间,这个数字是——28.6 年,即一个科学家从发表科研成果的论文到他获得诺奖,平均要等待 28.6 年。而且,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等待 33 年的科学家是最多的,有 8 位;等待 10 年以下的只有 5 位;等待超过 40 年的有 14 位。中国目前唯一获得自然科学类诺奖的屠呦呦先生,1971 年研发青蒿素成功,1982 年在国际上发表论文,2015 年获得诺奖。如果以研发成功算,她等了 44 年,以发表论文算,她等了 33 年。



换句话说,如果你指望明年有中国科学家得诺奖,就该去看 1992 年前后中国发表的论文才比较有希望。1992 年太早了,在网上论文数据库 Web of Science 中最早只能检索到 1997 年的完整的论文数据。我检索了一下:1997 年三大科学期刊 《细胞》《自然》《科学》上一共发表了 6304 篇论文,来自中国的只有 14 篇,而那一年美国 2778 篇,英国 690 篇,德国 292 篇,法国 209 篇,加拿大 182 篇,日本 166 篇。这是距今 23 年前的 1997 年的数据,我有理由相信倒推回1992 年,中国能在 CNS 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估计用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很多人都有诺奖情结,我也不例外,但这真的需要一些耐心。我预测:中国获诺奖的大爆发会在 2035 至 2040 年到来。我在此立言,咱们可以拭目以待。


我还想说:用诺奖的数量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其实意义不大。因为相对于整个科技树来说,诺奖的样本实在太小太小了。一年就三个自然科学类奖,每个奖最多三人,换句话说,一年顶天了也就 9 人可以得诺奖,这对于人类已经发展出来的科技参天大树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评价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还是要回到我在上篇文章提出的那两个基本指标——自然指数得分和 PCT 专利数量,这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基本面。



一个科学思考者最重要的就是克服自己对个例的深刻印象。比如很多人留言说:你怎么不统计一下光是一个冷冻电镜就发了多少篇论文?言下之意,中国这几年自然指数的得分都靠冷冻电镜解析蛋白质结构。施一公先生确实生产了很多让其他科学家羡慕不已的论文数量,但这些数量扔到论文总数的大池子中,并不影响基本面。我统计了一下,施一公先生自 2015 年以来,在 CNS 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大约是 20 篇,按照自然指数的算法,满打满算也就是为中国贡献了 20 分。而中国从 2015 至 2020 年,自然指数的总得分是 87714 分。在这个数字面前,施一公先生对中国科技总分的贡献也就是沧海一粟。


一个国家的科技总实力绝不可能只靠一两个明星科学家撑起,而是需要千千万万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共同支撑起一个国家的科技大国地位。


希望大家能用统计学的眼光看现象,不要被个例所蒙蔽。


每一个看似简单结论的背后,其实并不那么简单,我是汪诘。


更多推荐:

台湾企业拒绝合作,美国成功卡死中国芯片软肋,试问华为能否破局

英美发力太空游,中国若想超越,关键或在清华魏飞团队成果

轻断食:我饿了三天,脾气暴差,为了长寿的吃不饱饭真能坚持?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