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于读十年书”,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很多人都听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一个俗语,还时常拿着一个俗语去教育别人,要多吸取经验,但是大多数人却从未听过,这一句俗语背后有趣的小故事。
话说在一个深山的古寺之中,有一个僧人,一个书生,两个人伴着孤灯而坐。
书生是打算进京赶考的,只顾着赶路,眼看着天黑了也没有客栈,就找到古寺之中休息。
僧人对书生说:“最近寺内香火比较冷清,只能款待一些粗茶淡饭。”
但是书生还是很感激的,对僧人道谢,寒暄之后,两个人就在一起聊天,僧人对书生说:“万物都有公母,那么大海里的水怎么分公母,高山上的树怎么分公母?”
这个时候书生一下被问住了,自己寒窗苦读十来年,居然没有看到过这个问题,也不知道这个答案在哪里,就说:“恕我愚昧,我想请问一下这个答案是什么呢?”
这个时候僧人就说:“海水之中有波浪,波就是为母,浪就是为公,因为波比较小,浪比较高,公的总是比母的更强大一些,所以说浪为公。”
书生听了觉得有道理就点点头又问:“那山上的树哪个是公,哪个是母呢?”
这个时候僧人就说:“当然松树是公了,因为松树的松字有一个公,梅花树就是母,因为梅字里面有个母。”
书生听了恍然大悟,觉得挺有道理的。
这事儿说起来也非常巧,书生赶到京城考试的时候,把考卷打开一看,发现皇上出的题目就是僧人告诉他的万物公母的说法,他当时非常高兴,把答案直接写在上面。
过了不久,皇榜之上,他中了第一名,皇上让他衣锦还乡。
回去的路上,他专门绕道跑到那个僧人那里,赐给僧人丰厚的香火钱,还写了一块牌匾送给僧人。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从此就演变成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一句话后来也传开了。
这句话我们一听都知道,只是一个故事,并不是真实发生的,皇上也不可能出这么荒唐的题目,但是这一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却非常值得学习。
有的时候,很多人只知道低头赶路,却不知道抬头辨别方向。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明智的智者来告诉自己有用的经验,那么听他们的指导可以抵得过很多书本。
人生想要取得成就,与人沟通,得到贵人的良言相劝,比什么都重要。
而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同样也有另外一个智慧,那就是身边的人对于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边的一些人说的话,对于你来说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和作用。
他们说的如果是正面的语言,对于你来说是一种鼓励和进步,如果他们说的是负面的语言,对你来说就是一种影响和阻碍,所以选择一些有素质有德行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也非常重要。
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管宁和华歆,他们两个人一起在园子里面除草,同时发现一块金子,管宁看都没看,把金子当做石头,而华歆却看了很久之后才扔掉,管宁认为华歆利欲熏心。
又一天,门外有人抬着轿子前呼后拥的经过,管宁当做没看见,专心看书,而华歆却忍不住趴在窗户上面去看热闹,管宁认为华歆贪慕权贵,利欲熏心,不是君子的德行。
其实说到最后就是让我们明白,身边的人对于自己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有一个良师益友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他们提出的观点,好的要学会虚心接受,坏的也要做反面的教材,才能够让人生到达一个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