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射手
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一年。今年4月,三国轴心中最弱的意大利没能先坚持下来,被迫退出了战争。9月,联军在塔拉瓦登陆,全歼了扎崎少将以下首都日军,在日本绝对国防圈拉开了差距。
随着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局势的逆转,反法西斯盟军的胜利已经如同地平线上的晨曦隐约可见。相比之下,这一年中,中日两军激斗了六年之久的大陆战场,却显得较为沉寂。侵华日军被大量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中国在滇缅路断之后彻底失去了获得外援的地面通道。加上1942年大饥荒的影响,两军仅在常德等地打了几场局部战争,都有些打不动了的迹象。位于河南与安徽两省交界处的界首镇因为国统区与沦陷区之间的走私贸易而呈现病态的繁荣,守军却不闻不问。流了大量的血之后,难免有些中国人窃窃自问——是否可以就这样等来胜利?
风暴往往就是在这样似乎祥和的气候中酝酿。在日军大本营,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正在酝酿,各种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这便是日军即将发动的打通大陆交通线之战,其代号为“一号作战”。
比“五号作战”规模还大的“一号作战”
这次战役规模空前,其进攻起始线即长达两千八百公里,动用十八个师团又六个独立混成旅团,其中包括日军视若珍宝的第三坦克师团。日军直接投入兵力超过四十万人,加上辅助人员则超过七十万,并动用大量技术兵器。这次战役日军计划先从武汉和河南两面夹击,击穿作战地域跨越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乃至贵州。这是日军自侵华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
而这个一号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似乎有些纠结。这是因为在此前一年,日军于1942年否了一个大规模的对华作战方案,这便是日本陆军制定的五号作战方案(也曾被编为五十一号作战)。这次作战预定1942年秋实施,目标在于直逼重庆,迫使中国屈服。但是,该计划策定之后不久,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便屡遭重创,经过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两场血战,盟军从战略守势开始转入战略攻势。海陆两线同时开战和资源不足的恶果开始展现,兵力的捉襟见肘迫使日军暂时叫停对中国的战略进攻。
然而,时隔一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局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却依然决定发动对中国的一号作战,比五号作战规模更为庞大,这不禁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一号作战”企图达到什么目标?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在这场作战之中,日军的表现极为疯狂。按说由于作战区域扩大,损失增加,日军新增兵员的作战素质应该有所下降。但在一号作战中,这些从市民中征召的“二等兵”或“三等兵”斗志顽强凶狠,表现出了与日军职业老兵几乎同样的战斗力。
如果看明白日军在一号作战中体现的战略意图和动员方法,就会明白其中缘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争夺南洋(即今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地区的资源,日军把大量部队投入这一地区。然而,随着日军在西太平洋的制空制海权逐渐丧失,盟军的潜艇部队在航空兵配合下深入东方海域,日军从本土到南洋的海上通道几乎被切断。在南洋的日军逐渐成为一支孤军,在盟军的猛烈进攻下危如累卵。
一号作战的战略目标固然包括打击中国军队,瓦解国民政府抗日信念的内容,但其首要目的,则是打通平汉线和粤汉线,为日军获得一条纵贯南北的“大陆交通线”,以便通过中南半岛和南海与被切断的南洋日军建立新的联系。与此前日军在华的历次作战不同,一号作战的成败不仅决定着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而且也决定着南洋数十万日军的生死。故此,在日军的资料中,将“一号作战”称为“起死回生之战”。
同时,一号作战还有一个目的,便是摧毁和占领盟军在中国华中、华南地区的各个航空基地。此前,美国在华空军指挥官、名将陈纳德提出,盟军可以通过中国的基地实施对日战略轰炸,达到迫使日本投降的目的。这一作战方案得到中国方面的有力支持。
在1942年到1943年间,中国成为对日战略轰炸的重要后方,从衡阳、全州、株洲等地起飞的盟军重型轰炸机频频飞临日本本土和伪满洲国、日占台湾等地,对日本的军事和工业、民用目标实施打击,给日方带来了巨大损失。战后,军史学家评价盟军战胜日本主要依靠战略轰炸、越岛进攻和潜艇封锁三大法宝,可见“陈纳德轰炸”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