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糖瓜粘是什么东西】小年到 年节始——二十三 糖瓜粘

以前人们认为腊月二十三日是春节活动的开始,很多地方把这一天称为“小年”,家家都要举行灶台祭祀仪式。

民谣中“二十三 ,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清以前有所谓 “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府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

到明清时期,官民祭灶日期的区分渐渐模糊,尤其在北方地区,往往官民都将腊月二十三日视为小年,但是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民间仍保留有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设有灶神的神位,在祭灶的日子奉上祭品以祈求来年的吉祥福禄。

送走了灶王爷,人们就正式进入过年的节奏了。

灶神:一家之主

那么为什么人们要在送走灶神之后,才开始张罗过年呢?这就要从灶神的职责说起。

灶王爷又被称为“灶神”、“灶君”、“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等等,除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之外,还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神司掌一家人的平安福禄,并监察全家人的善行恶迹,一桩桩一件件都记录在案,在小年这一天回天庭时一一向玉皇大帝汇报,然后在除夕回到神位时带来这家人应得的新一年的吉凶福祸。

所以民间在小年的这一天要摆上贡品,举行仪式送灶神去往天庭,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又称为送灶或辞灶。将灶王爷送走之后,家中没有“一家之主”坐镇督查,平日谨言慎行的人们可以稍稍放松,红红火火地张罗过年,直到在除夕迎回灶神。

同样,这也是为什么传统民间经常会选择这段时间举办嫁娶事宜的原因。

习俗:祭灶、送灶与迎灶

民间祭祀灶神分为祭灶、送灶和迎灶三个阶段。

祭灶时,家家户户都要煮香甜的羹汤灶饭,或是盛上糖果、年糕,给灶神饯行,以糖品居多,如灶糖、糖瓜、胶牙饧等,寓意让灶神甜甜嘴,或者粘住灶神的牙,在灶神向玉皇大帝汇报时能够多说好话,少说坏话,让玉帝多赐些福祉带回来。

甚至,还有些地方人们用酒糟涂满灶门,干脆“灌醉”灶王爷,让灶王爷误了上天汇报的时辰,不能向玉帝说这家人的坏话。

鲁迅先生在他的《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 粘住他的牙, 使他不能调嘴学舌, 对玉帝说坏话。”

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同样有记载当时北京祭灶的风俗,腊月二十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

除糖瓜糖饼之外,还要供奉纸做的云车风马等代步工具以及饲喂神马的草豆,在送灶时同灶神神像一并焚之,希望灶王爷一路顺遂。这就是祭灶罢了之后的送灶了。

迎灶,则是在除夕时将情况汇报完毕的灶神重新请回家中,这天人们会将新揭回来的灶神神像贴在原来的神位上,若是木制神位则将反扣的神位重新摆好,则认为灶神已经归位。

还有民间传说云,灶神是天庭诸神下界时的引路人。人们敬畏灶神供奉灶神,灶神在中国流传至今的祭祀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和地位,这还可以从嘉庆帝曾在上谕中称洋教之所以为邪说,概因其“不祀祖先、不供门灶”中可略见一斑。

起源:灶神记载与传说

祭灶神的习俗古已有之,随着历史的更迭,灶神的源起流传演变为多个版本,关于我们现今还在祭祀的灶神原型到底是谁仍众说纷纭。

古代的灶神,最初以为是火神炎帝、祝融。《淮南子·论训》:“故炎帝于火,死而为灶。”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祀典》引古《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炎帝为火德之帝,祝融为火官之神,如此认为灶神原型为炎帝或者祝融,源于我国古代先民对“火”这种自然原力的崇拜,且“灶”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有这种传说也无可厚非,且有久远的历史。

但是依循古礼,祭祀炎帝、祝融当用燔柴燎祭于四郊,祭火神于灶陉于礼不合。故据《礼记·礼器》中记载,祭灶祭的是原先有功于炊事的老妇之神,这应该是母系社会产生的信仰民俗。

到后世,随着社会中男权意识的加强,灶神的形象逐渐由女性变为男子,也由“主饮食之事”的小神转变成家族守护神,元代以后变成了黑须黑袍的灶王。

演变至今,灶神的形象更加人性化,增添了妻室和辅助灶神办公并且手捧“善罐”、“恶罐”的侍童,还肩负起了督查言行以布祸施福的职责。

更迭:祭灶时间的流变

古往今来,不仅灶神的形象前后变化巨大,祭灶的时间也有较大的差异。

先秦两汉时,盛行夏日祭祀灶神。东汉朝廷规定国家祀灶是在季夏的六月。晋司马彪撰《后汉书·礼仪志中》:“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

为何要在炎夏祀灶?班固撰《白虎通义》卷二《五祀》说:“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天因火而长养万物,灶为火之主,祭灶神是人自己长养的方式。

魏晋以后,民间流行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祭灶,经过长期流传,至南朝梁代,腊日祭灶便蔚然成风。然而,晋代周处《风土记》又云:“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一方一俗,难以备述。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腊月二十四祭灶或始于此。南朝梁宗懔著《荆楚岁时记》:“其日(腊日),并以豚酒祭灶神。”以后,虽然有些时候,有的地方讲究夏日祭灶,那只是残存的古俗,并非常态。

到明代时,祭灶的时间逐渐固定,而祭灶的仪式与现在略有不同。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曰:明代北京十二月“二十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糟草秣灶君马,谓灶君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祝曰:好多说,不好少说……廿五日,五更焚香纸,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间也。竟此日,无妇妪詈声。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

廿四灶君上天奏本,廿五玉皇马上下界调查核实情况,而且一呆就是五天,要除夕之夜才回去,如此美化玉皇,显然是凡间帝王的投影。

更有甚者,明代明确归定男子祭灶,不准妇女祭,开启了后世“女不祭灶”的先例。在父系家长制社会里,男人是家长,不但垄断了主外的权利,也掌管人神交往的大事,主祭灶神成了男人的特权。

明代男子祀灶

我们现今的祭灶基本上是沿袭清代的习俗,清代祀灶有“官三、民四、疍家五”的说法。即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祀灶。据《清史稿·礼三》记载:“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可知“官三”的说法是事实。二十四日民间祭灶是宋以来传统,无庸置疑。水上人家一般居住于福建、广东等地,这些地区从明代开始就是在二十五日祀灶,这种习俗也传承至清。

清代祭灶改期主要是在嘉庆、道光以后,自北而南变为二十三日的,祭灶提前到二十三日受到清宫廷祭灶时间的很大影响。

我国民间祭灶的传统经过代代传承演变才成为今天的样子,纵观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习俗,虽然有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但是大体都意在通过供奉灶神神位以求得来年的吉祥福祉,或者向天上的神仙倾诉苦楚、传达祈愿。

曾当过宋朝宰相的吕蒙正,在未中举出仕之前,家道衰落,一贫如洗。有一年送灶神,家中没有祭物,便供上清香一支、清水一碗、打油诗一首以祀之。诗云:“一炷清香一碗泉,灶君司命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蒙正文章不值钱。”诗人在诗中想要借灶神之口向玉皇大帝倾诉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希望玉帝能了解自己际遇,降下福祉使自己能够实现理想抱负的期望。

吕蒙正画像

祭灶的习俗流传千百年至今,灶神不仅仅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一个约束,更承载了华夏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小年已到,大年还会远吗?

旧时,胡同里还会响起耳熟能详的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而今,人们总说童谣远了,年味儿淡了,其实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扒着灶台眼巴巴地瞅着供奉在灶王爷面前的糖瓜,不再像以前一样头天晚上就惦念着锅里热腾腾白胖胖的白面花馍,不再像以前一样期盼着穿上压在箱底只有在年节时才能拿出来穿的新衣服。

但是生活富足,吉祥安康不是一直以来人们向灶神的祈愿吗?现在的我们期盼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我们在美好的新生活中,只要仍然心心念念着在过年时能回家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年味就不会淡。

「回溯历史 再看北京」本周 西城历史上的都发生了什么事?

老北京年前都办哪些年货?

腊八前传:腊祭和蜡祭的合体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