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区别】杂交水稻到底能增产多少?袁隆平: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侠客、国人士、伟大科学家袁隆平致敬和默哀!

也许没有比“吃饱”更重要的了。农业是所有文明大国的基础产业,连饭都不吃,粮食问题也没有保障,其他一切也只是空谈。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耕耘者,人们看到袁隆平的形象,总是挽起裤腿下稻田的样子,袁老自己也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袁老一辈子为粮食增产脚踏实地的奋斗,有着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眼光,也有着农民的勤劳和朴实,袁隆平用杂交水稻让粮食的产量翻倍提升,解决全世界的吃饭问题,让中国人彻底“端牢了饭碗”,他所做的贡献已经不能用物质来衡量。

袁隆平说:“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在中国这个 农业社会发展而来的文明古国来说,这句话的含义深刻。

在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所著的《管子·轻重甲》中记载:“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换算出来当时的亩产大约只有30公斤左右,如果考虑到先秦时期的亩和现在的差别,按现在亩的面积来说,亩产低到20公斤左右。

秦王政元年,秦国阴错阳差修建郑国渠,促使粮食亩产第一次飞跃,根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这相当于现代的亩产90公斤,粮食的大幅增产极大地加强了秦国的国力,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到了盛唐时期,经过数百年的选种优化、提高耕种技术和灌溉技术,亩产再次大幅提升,根据《新唐书·崔弘礼传》记载:“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大唐盛世已经普遍实行灌溉田,这时候的亩产已经到了150公斤左右。

到了明清时期,按照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室的闵宗殿先生发表的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CNKI:SUN:ZGNS.0.1984-03-005)中可以看到,清朝中期水稻亩产大约已经到了280公斤左右,随着历史的推进,对稻子的驯化工作也越做越好,粮食的产量也是节节攀升。

到了1958年,我国的水稻大面积丰产,比较好的田地种植的水稻,其真实亩产接近400公斤,而到了“袁隆平”时代,中国的水稻亩产量提升速度开始令人惊叹,从1964年袁隆平在试验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到1973年攻克“三系”配套难关,中国的超级杂交水稻产量不断提升,到了2017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亩产达到了1149.02公斤,创造了水稻亩产的新纪录。

短短五六十年的时间,水稻的亩产量提升了整整3倍,每亩地增产五六百公斤!这比中国数千年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提升的都要多得多,亩产上千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可以说彻底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这种伟大的科研成果,是中国人的骄傲,也全世界人民的福气!

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杂交水稻已经在印度、越南、巴西等地大面积种植,极高的粮食亩产量为这些国家解决不小的粮食问题。而“禾下乘凉”是说水稻的产量进一步提高,个头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米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亩产达到惊人的程度,一亩地能养活一大家子人,袁隆平想坐在这样的稻穗下乘凉。

人生总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有遗憾也一定有希望,袁老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正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斗不止!

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1930-2021)!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