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不同动物的辨味方法】人和动物如何避免吃到有毒的食物?视觉、嗅觉、味觉哪个更可靠?

如何判断日常生活中可以吃什么食物?看、听、尝,动物也基本上是这个日食。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最先调动的应该都是视觉,干瘪青涩的果子、腐烂腐坏的肉看起来就不能吃;此外,色彩鲜艳的动植物往往有毒,比如箭毒蛙和毒蘑菇,惹眼的外形搭配有毒的内在,其实是对其他动物的告诫,也是它们存活至今的法宝。

随后是嗅觉,散发着恶臭、酸腐味道的食物(螺蛳粉、臭豆腐另当别论),通常情况下都不会是进食的首选,因此才会出现臭鼬、环尾狐猴、麝香龟等依靠释放臭味进行防御的动物,这种警示信号就是在告知捕食者“我不能吃”。

如果过了视觉和嗅觉的关卡,味觉就要登场了,但是相比前两者,味觉可能更加不可靠,代价高、风险大,搭上性命也是常有的事。因为舌头虽然能够分辨出酸甜苦辣咸鲜,但是很难辨别出毒素的存在。

比如20世纪80年代,南非就有3000多只扭角林羚因为食用金合欢树树叶而中毒,叶片看起来、闻起来都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扭角林羚并不知道,遭到啃食的叶片开始释放更多的单宁,随着它们的咀嚼吞咽,单宁和肠道蛋白质结合后变得难以消化,最终导致一头又一头扭角林羚因消化功能紊乱而丧命。

人类亦是如此,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詹姆斯·库克,也就是常说的“库克船长”,曾经三次航行至太平洋,但却在第二次时差点因为没能辨别出食物毒素而殒命。

当时,船员们打捞到一条肥美的鱼,煮熟后拿给了库克船长当夜宵,库克因为已经吃过晚饭,就只尝了一点点,剩下的打算第二天再吃,结果当晚库克就出现了手脚发麻、呼吸急促、四肢无力的情况,在服药呕吐后才有所缓解,后来人们才知道原因出在了那条鱼上,因为它就是河豚,正是河豚毒素让库克出现了中毒反应,然而在身体出现状况前,他无法察觉到任何潜在的危险。

这么看起来,视觉、嗅觉、味觉在判断食物是否有毒时都不怎么可靠,而且往往有滞后性,不过幸运的是人类和动物经过长期的演化,有了几种不同的对抗方法。

首先,对毒素产生抗体,比如考拉、蜜獾、狮尾狒狒。考拉以有毒的桉树叶为食,它们既掌握了甄别毒性最小的桉树叶的能力,还具备了充分利用肝脏进行解毒的能力,通过一种特殊的转化酶对桉树叶的毒素进行分解。

“平头哥”蜜獾,吃毒蛇的一把好手,越是有剧毒的蛇,它越是喜欢捕食,即使因此而中了毒,它们也能在短时间内对毒素进行彻底分解,恢复到正常状态,正是因为对毒素有了免疫能力,蜜獾们才会如此嚣张。

狮尾狒狒体型大、食量大,以草为主要食物,草的能量密度过低,它们就需要不停地进食,在演化过程中,狮尾狒狒因此具备了边吃边在消化过程中降解草中单宁等毒素的能力。

第二,只吃某种特定的食物,比如食蚁兽、熊猫。缩小食谱的范围可能是避免中毒的一个有效措施,虽然食物因此变得单调,但是却能十拿九稳地避免中毒,从而保全性命。比如熊猫只吃竹子,为了吃竹子连牙齿、手指形态都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食蚁兽基本上只吃蚁类,非常擅长将蚁巢“一锅端”。对它们来说,不吃其他食物,也就意味着降低了受到毒素威胁的可能性。

第三,代代相传的经验。人类可以习得行为,动物也能,什么食物没有风险,什么食物绝对不能吃,怎么处理食物有毒的部分等等,对于人和动物来说,都是需要传给下一代的重要知识,一方面教授幼崽对不能吃的东西表现出恐惧或者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学习对食物有毒的部分进行加工。

比如如今人们在食用河豚的时候,会经由经验丰富的厨师对河豚肉加以处理,去除掉毒素含量高的部位,再加工食用,虽然每年依旧有人因为吃河豚而中毒,但跟200多年前的库克船长比起来,风险已经降低了很多。

动物界中,处理掉食物有毒的部分后再食用的例子也很多,比如生活在西非雨林中的夜行动物卡拉巴尔金熊猴,它们以昆虫为食,尤其爱吃毛毛虫,在吃之前会将毛毛虫在地上摩擦,将毛毛虫分泌出的毒液去除掉,随后再食用,以免受到毒液的侵袭。又比如一些以蜜蜂为食的鸟类,在食用前会小心翼翼地将蜜蜂的毒刺去除掉,再尽情享用。

第四,对人类来说,除了利用上述三种方法外,用火加热食物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毒的可能性。

虽然人和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具备了甄别可食用物品的能力,但是因为吃而中毒的情况还是很常见,比如猫、狗会因为误食葡萄、巧克力、灭鼠药后身体出现异样,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又比如一些夜行的灵长类动物,没有分辨色彩的能力,就很容易因为食用了彩色的毒蘑菇而出现中毒症状;人则常常因为追求口味新奇或者一个大意,而忽略了食物潜在的风险。要知道,在识别毒素的问题上要谨终慎始,视觉、嗅觉、味觉,甚至经验都不完全可靠,没有万无一失的判断,活着处处都是挑战。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