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我遇到了和我孩子同年级的保姆,这次期中考试,孩子的数学和语文考试都不理想。保姆说:“真后悔。没有早点教孩子写字!”不耐烦地说。
这孩子平时作业做得很好。因为每次做作业,他妈妈都会坐在旁边耐心地给孩子读问题,解释题目是什么意思,让孩子自己做,那是傻眼睛,孩子不会读文章,无法理解。(莎士比亚)。
这位宝妈说,以前她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就应该开开心心玩,学习是上小学的事情,现在她才发现上小学是这么鸡飞狗跳。
可能和这位宝妈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少,他们觉得上幼儿园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不应该让孩子过早地认字,学知识。
的确,现在很多公立幼儿园也规定不能教孩子小学知识,可孩子真的上了小学后,你会发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有一个断层,这个断层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拼音,二是识字量。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识字量。
识字量少的孩子会吃什么亏
第一,写作业成问题
孩子写作业时,父母离不开一分一秒,不然孩子就会嚷:“这个怎么做啊?”不一定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做,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所以,需要父母给孩子读题,父母成了孩子做作业的拐杖。
第二,无法自主阅读,课外阅读完全靠家长读,孩子听
进入小学后,学校会让孩子读一些规定书目,仅一年级上学期,我家老大就要读八本指定书目,还有一些备选书目。
不要觉得这个不重要,考试会考的,这次期中考试,语文110分,最后的十分考的就是一些三字经、古诗,以及课外阅读的内容,有点孩子一分未得。
如果孩子识字量少,拼音又没学好(有些书是不带拼音的),孩子根本无法自主完成,只能由家长读,孩子听,倘若家长工作忙,这项工作完成起来就很困难。
第三,考不出好成绩
我们这里的一年级考试,是由老师读题的,但孩子如果心猿意马,错过了,就无法自主完成,也有些地方的一年级孩子考试,是由自己完成的,老师不会读题。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识字好
综合以上原因,在上小学前让孩子学习识字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孩子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识字呢?
我有一个亲戚他家孩子从一岁左右,他妈妈就开始教他识字,他家里墙上贴着很多卡片,有时饭吃一半,孩子想起哪个字,他妈妈也抱着去认,孩子两岁的时候,就认识上千字了。
我个人不赞同这种教育方法,一方面让孩子过早认字会影响他的想象力发展,另一方面孩子过早认字会很吃力。
花有花期,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应该抓住孩子的识字敏感期,即4—7岁,也就是大概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就可以让孩子少量、循序渐进地接触汉字。
怎样让孩子在快乐中识字
一说到识字,很多家长头脑中就会闪过一块小黑板,孩子站在黑板前,家长一板一眼地指着汉字,让孩子读。这种方法效果肯定不好,孩子识字不多,也会让家长因为孩子久久学不会而着急。
以下这些方法,在我教我家老大识字过程中都实践过的方法,效果还不错,孩子在5岁时就已经能够自主阅读,现在上小学一年级,读课外书完全不用我操心。
1.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识字
我一直认为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下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不唠叨不强迫,一个行为让6岁宝宝畅读“一千零一夜”,简单实用高效》,讲的就是如何让孩子简单高效的识字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的蓝色字体“了解更多”阅读。
其实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利用零碎时间,走到哪学到哪,餐厅的菜谱、超市的商品标签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工具。
比如,你带孩子去超市,指着“豇豆”问孩子,你认识这是什么蔬菜吗?不仅让孩子认识了蔬菜,还认识了“豇豆”两个字。
2.利用卡片直观的学习汉字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刚开始学习汉字的孩子,家里准备一些卡片,卡片的图画往往很形象地将汉字表达出来,方便孩子记忆,孩子们都爱玩游戏,你可以把学习汉字比作通关打怪游戏,
比如,认识五个汉字,就可以升一级,升到多少级,就可以获得怎样的奖励,能大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不过建议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物质奖励,否则就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汉字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一旦这种强化消失,孩子学习的兴趣就会下降。
3.发散思维法
这种方法适合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比如孩子认识了“大”字,你可以告诉他,大字加一笔,都可以变成什么字,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孩子认识了天、太、犬等。
再比如,孩子认识了牛和口,你可以给他出一个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这样一来,孩子就认识了“告”字。
4.儿歌记忆法
我们可以将一些汉字编成儿歌来让孩子记忆,比如,日月读作明;二人从,三人众等。
总之,不要采取填鸭、无趣式的识字方法,不然孩子累,家长也烦,当然,效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兴趣,有一个快乐的情绪体验,效果一定会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