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轰轰烈烈的“第二”、“三态”政策成为引人入胜的话题,有实力的家庭都高兴地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既响应国家号召又给家族添人进口,何乐而不为呢?“二胎”“三胎”的话题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实施的关于“生娃”的又一条规定。
从“一对夫妻一对孩到一对夫妻一个孩”,计划生育成为了我国当时最重要的基本国策。在这之前,没有哪个国家提出过这样的规定,由于它的特殊性,这个规定也一度成为我国被西方国家诟病“没有人权”的主要理由。
但是时间证明了“计划生育”的意义,它有效地抑制了人口的过度增长,让那时还处于恢复期的中国得以喘息。为我国后来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一条符合国情的政策。
但是你一定没有想到,最早提出这条规定的人可是娶了两位妻子生了八个娃。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被誉为“计划生育第一人”马寅初。
生于旧世,一夫多妻
马寅初自己有一妻一妾,五个女儿三个儿子。对于马老自己的家庭组成有不少人提出过质疑:让国民控制生育,你自己又娶小妾又生孩子的,太双标了吧?
其实这是事出有因的。马寅初出生于1882年,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清朝统治之下,当时社会一夫多妻是合理合法的。
马寅初自幼聪敏,父亲本想让他继承家业做个安分的小掌柜,可是马寅初志向远大,毅然地放弃家业外出游学。19岁的马寅初考入了天津大学同年由父母包办娶了同乡的一位女子为妻。
这位妻子虽然勤劳善良,但是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婚后两人的生活算得上是相敬如宾,不久妻子就为他生下儿子。家庭生活没有牵绊住马寅初的脚步,他回到天津继续未完成的学业,只在学校放假才回家探望妻儿。
平静的生活只持续了一年多就因为长子的意外夭折终止。因为照顾不当马寅初不满周岁的儿子意外身亡使得他非常悲痛,此后这位妻子只为他生下了三个女儿。
1907年,25岁的马寅初因为成绩优异被派往美国耶鲁大学继续深造,陆续获得了耶鲁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哥伦毕业大学博士学位。再回到中国已经是十年后。
这时的马寅初已过而立之年,但膝下只有三女。可是妻子已经不年轻了,权衡再三,马寅初迎娶了小她22岁的女孩,长女的同学王仲贞为妾,这个女孩后来为他生下了两儿两女。
虽然民国时期仍有不少军阀富户一夫多妻,但在文人学士中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后世对此也多有评论,不过这并不能抹杀马寅初对祖国的忠诚和贡献。
为国为民 ,仗义执言
马寅初的主修方向是经济,所以他的主场并不是硝烟弥漫的前线,而是意义更加深远的财政、经济、立法等方面。
1915年马寅初刚刚回国在北洋政府任职,很快他就发现凭借一人之力难以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便开始在各大高等学府任教,将国外的先进理论知识广泛传播 。
虽然马寅初长年与经济打交道,但在家国大事上的是非观从不含糊,并且骨子里是极有风骨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丧。对于蒋介石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马寅初正面提出了反对意见。
在得知闻一多、李公仆等爱国人士被杀害后马寅初也没有退怯。他给家人留下遗书,抱着必死的决心只身前往南京大学发表爱国演讲,剑锋直指蒋介石政府。为当时反内战宣传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举步维艰的《新人口论》
因为马寅初的倔强,始终不为南京国民政府所用。国民党一怒之下将马寅初关到集中营,直至解放战争胜利才被释放。
生活在新中国的马寅初感到一切都那么新欣欣向荣。只是百废待兴,想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还任重而道远,马寅初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开始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调研中马寅初发现我国的人口速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长年与经济打交道的马寅初敏锐地发现了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必须加以控制。
但是控制生育对于有几千年“传宗接代”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有悖人伦的。在我国从古至今也从来没有过限制人口的法律法规。
因此50年代初马寅初第一次提出控制人口计划生育受到了严重抨击,撤销北大校长职务。有人劝说马寅初“承认错误”,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研究结论,坚持不改并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央提出计划生育的意见。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人口呈现井喷式增长,突增的人口问题使粮食、教育、医疗、就业等各方面都出现了问题。这时人们才发现马寅初的“计划生育”是非常有必要和有先见之明的,国家迅速调整政策,制定相应规章,积极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计划生育。
小结:
今日之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我们能够在短短的六十年时间里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打造成今日之中国是所有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也不能否认“人口控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所以提出“计划生育”的马寅初先生也是有功于社稷的。只是时至今日仍有对老先生的家庭组成存疑的声音,作为一名高知者娶妻纳妾实属不该。
其实马寅初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毕竟生于晚清,又成长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中,对子嗣传承有一些执念也属正常。我们评价一个人不应该揪住一个问题不放,毕竟马老先生除了在婚姻问题上有一些争议,在大是大非前从未有过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