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土于读什么】《唯识方隅讲记》:大乘有宗的世界观

本作者:罗时宪老师。

简介:大小和空格

中国佛学根据冯友兰老师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自印度传入,以唯识宗为代表,属于原滋原味的引进,称之为“佛学在中国”。一类在中国萌生,以禅宗为代表,属于本土佛学的再造,可谓之“中国的佛学”。


这是以发源地为主线所做的分类。


有趣的是,两类的代表唯识宗与禅宗,恰好反映了佛学的另一种分类方法,即阐发的角度。


当我们介绍一个新事物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做法:

  • 是什么:即从正面的角度,来刻画事物所具备的属性;
  • 不是什么:即从反面的角度,来描述事物不具的特征。


这两种做法,为佛陀及其继承者所广泛使用,进而演化出两大佛学流派:

  • 空宗:以遮作表,通过否定的方法来阐发佛学,亦名“中观宗”。
  • 有宗:即用显体,通过肯定的方法来阐发佛学,亦名“唯识宗”。


除了不同的阐发角度之外,佛学还有所谓的大小乘之分:

  • 大乘:以普渡众生为念,亦称为“上乘、胜乘、第一乘”,或者“北传”。
  • 小乘:以自我解脱为主,亦称为“二乘”,因暗含贬义,如今多称为“上座部”,或者“南传”。


这里的乘,指运载工具,譬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和车一样,能载人由此岸到达彼岸。大乘,便是能够运载无量众生的意思。在中国流传的佛学,以大乘为主,大概因其更加契合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理念。


通常对佛学的理解,偏重于空的角度。所以,从有的角度来阐发的唯识宗,对于全面理解佛学,有着独特的意义。


机缘巧合,两个月前,我的站桩老师钟鹰扬先生分享了一套四本的《唯识方隅讲记》。这套书,是罗时宪先生,关于唯识宗的入门著作《唯识方隅》的详细讲解,正好满足了我一探唯识的心愿。


接下来,就让我们切入本文的主题,领略大乘有宗的世界观吧。


现象 · 本质


在开始具体的世界观阐述之前,我们先来界定一对最基本的概念:现象与本质。


在佛家,把所有的东西,叫做法。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事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叫做有为法,即这种东西是由许多条件配合造作出来的。这些条件,佛家称之为缘。


凡是有为法,由于配合造作的条件是会变迁的,因而不能够永久恒存。譬如一本书,买来的时候是崭新的,洒上了水会留下斑点,沾染了食物会留下污渍,晒多了太阳会发黄,不小心会撕破几页,靠近火还会被点燃,如此种种,变化多端。


有为法也被称为诸行。行即是会走动的、不是永远停在那里的东西;诸为名词的复数,譬如诸位。诸行,泛指万事万物,相当于现象的世界,简称现象界。


第二类,与有为法相对,称之为无为法。无为即是不造作,无为法即不由各种条件造作出来的、本来就存在的事物,它本身也不造作其他东西。在西方,宗教家称这种东西为上帝、天主、或者造物主。在佛家,叫它为真如,或者空性,或者干脆就叫一个字空。


值得一提的是,佛家的空,并不是什么东西也没有,而是一个无为法。在佛家看来,诸行都是假合,反而无为法,那个空才是真实。


历来的哲学家,关于世界的看法有两类。一类认为现实的世界是完全虚无的;另一类则认为这个世界是有实质的。


如果现实世界是完全虚无的,就会陷入所谓的虚无主义。这一点,佛家并不认同。


道理很简单,如果世界是虚无的,自然就不必学佛学了,学了也没有意义。做人也不必太认真,在虚无的世界里认真,又是为了什么呢?打家劫舍是虚无,成贤做圣也是虚无,有道德虚无,没道德也虚无;于是乎,道德的界限与善恶的分野,在虚无中消弭于无形。


所以,在佛家,把那些讲般若空性、却不小心落入虚无主义的人,称为恶取空。恶者,不善也;取者,了解也;恶取空,即对于空的道理,不能很好地了解。在禅宗,把虚无主义叫做顽空,即空到顽劣。由此可见,虚无主义是学佛的大忌。


那以唯识宗为代表的佛家,对世界的看法是什么呢?


现象世界是无常的,却不是虚无的。整个世界,无论是花开花落、日月星辰,还是历史兴衰、文明交替,各种现象都是由真如这个无为法所呈现出来的。


诸行与真如的关系,与柏拉图的经验世界与理念世界的构想,颇为类似。


无常的诸行,即经常变化的各种有为法,其变化的过程有四个阶段:生、住、异、灭,有时候也称为成、住、坏、空,叫做四种有为相。


而不变的真如,没有这四种相,是这个现象世界的本质。在哲学里,即是所谓的本体。


凡有本质,必有属性。本质我们看不到,看得到的就是属性。举个例子,水的本质是H2O,而透明、会波动、能够溶解可溶物,可饮用以支持生命等就是水的属性。


在佛经里,一般将本质叫做体,属性叫做用。体与用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

  • 用不离体,体不离用。用是由体显现出来的,而体必然会显现出用。
  • 用即是体,体即是用。强调体与用,同在一处。


理解了体与用的关系之后,再看《心经》中的文字就会明白许多: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种,“A即是B,A不异B”的句式,即是表达属性与本质之间的紧密依存关系。也就是说,世界上既没有“无体之用”,也没有“无用之体”。


用,作为事物的属性,是形而下的,可以通过人的感官加以经验。然而,体,作为事物的本质,是形而上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


那如何知道作为本质的体,是否存在呢?


对此,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认为本体存在与否是不可知的。所谓不可知的东西,即我们既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而只能承认自己对它的无知。


举个例子,路上遇到一个人,你不知道他的口袋里有没有钱,这个时候,你既不能说他没有钱,也不能说他有钱,只能承认不知道。


康德提出了一个概念,物的本身(thing in itself),用来表达物体的本质。在佛家,称之为离言自性,即离开概念的本质。康德认为,物的本身是不可知的,我们能够知道的,是物体的属性对于感官的刺激。


比如说,视力正常的人看到了一个红色的物体,红色来自于物体的光线在人眼中呈现的视觉。如果是一个色盲的人,看到的则是灰色。由此,我们就会知道,无论是红色,还是灰色,都只是现象而已,而不是物体的本质。


与康德的本质不可知论不同,佛家认为,真如是可知的。在静坐中,先通过修止,把所有的妄念压低;再通过修观,把所有的执着与概念撇除。这之后,忽然间会进入一种没有概念的境界,没有概念就没有相,那时就是这个宇宙的本体了。


通过修止观,来证知真如,是佛家所特有的。更进一步,当小我散尽、融归大我的时候,便证得了涅槃。


到这里,我们将哲学上关于本体论的观点,做个分类,如下图所示。


本体论的分类


基于这个分类,我们可以把佛学的世界观概括为:世界有本体,本体可证知。


三自性 · 空有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若是论起其自性(即本质),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第一类,遍计所执自性。


遍计所执者:谓能知之心对所知之境周遍计度,于无处执以为有,或于有处执以为无。


举个例子,就会比较明了。我们知道,有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说法,这里被当作蛇的井绳,就是遍计所执这一类的事物。


对于这一类事物,还有一个通俗的说法:脑补。即大脑基于部分的相似性,以及过往的偏执经验,自发地补足所缺的部分,而实际上补上的这一部分并不存在。


佛家认为,人们通常认为的自我,有些人叫做灵魂的东西,也是遍计所执自性的。造成人身的只是五大堆东西:物质(色)、感受(受)、认知(想)、感情意志(行)、认识力(识)。这五堆东西,整天不断变化,好像汽车的零部件一样,用久了这件坏了就换另一件,没有一件实在的东西。


这类事物,由于是凭空生造的,所以体、用皆无,完全是空的。


第二类,依他起自性。


依他起者:即众缘和合所生之法。他,谓众缘。依众缘和合而有相、用体现,无实自体。


这类事物,在现实世界中,数量是众多的。比如,一件瓷器,是在瓷泥、工匠、技艺、机器、火力、资金等诸多依赖条件具备的时候,配合产生的。


如果有任何一个依赖的条件暂时不具备,又或者之前具备现在不具备了,或者不产生,或者产生的事物就会转变。


依赖的条件,称为众缘;条件同时具备,称为和合。众缘和合的结果,就是产生依他起性的结果。


这类事物,本质上是不空的。众缘和合的时候,它就有的。但又不是实有的,因为众缘和合的状态是可以变化的,因而其结果是会坏的,就像瓷器可以老化,也可以摔碎。所以,称之为假有,也叫做幻有。


第三类,圆成实自性。


圆成实者:即是真如,宇宙本体。圆,为圆满、周遍;成,谓成就、恒常;实,谓真实不虚。


这类事物,只有一种,即是宇宙本体。在佛家,叫做真如,上一节已有介绍。


本体的三个特征,即是圆、成、实,周遍、恒常、真实。


如果说依他起性是假有,那圆成实性就是实有。


我们做个小结,如下图所示:


三自性与空有的关系


从体与用的关系来看,圆成实性是体,即宇宙实体;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是体上之用,即一切现象。


我们再回到井绳的例子,用它来把事物的三自性做个示例。

  • 遍计所执性:认绳为蛇,甚至会被吓得流汗,实际上是脑补(空)。
  • 依他起性:绳子是人用麻捻成丝线,再编织而成的,是会坏的(假有)。
  • 圆成实性:绳子是宇宙本体的显现,这个本体是无处不在、恒常真实的(实有)。


人类的智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基于概念,一类没有概念。


无概念,类似婴儿时期的感受,是一种纯粹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能够分辨事物,把共通性抽象出来,开始建立起概念,从有形有相走向了无形无相。慢慢地,在概念的基础上,开始出现想法,再付诸行动,形成意志。在与世界的互动中,逐渐把握重复发生的规律,进而形成智慧。


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智慧,是基于概念的,即有分别智。对于成年人来说,由于概念已经深深地植入头脑之中,日用而不觉,所以无分别智不能在日常中生起,而需要在定中才能生起。


按照唯识宗的说法,圆成实性是无分别智所证得的境界。所谓无分别,即是无概念。非语言所能表达,也不能以思维来把握,故不可说。


于是,为了让众生开悟,佛陀采取的是方便善巧的方法。借助三自性中可以说的另外两类,来间接地让受众明白不可说的圆成实性。


针对遍计所执性,佛陀宣说空轮,破除大家的执着。破的过程,是一个否定的过程,即所谓以遮作表。就好像清扫完地上的垃圾,干净的地面自然会显现。


针对依他起性,佛陀宣说有轮,即所谓即用显体。通过对属性的深刻理解,来间接地了解本体。就好像烘云托月一般,虽然着墨多在云彩,观者却自会了知这云彩背后掩映着月亮。


由于宇宙本体所显现的各种属性纷繁复杂,所以需要“广辨依他”。用近代哲学家熊十力的说法就是,“极有为始见无为”。


有了三自性的分类,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佛陀的教法,如下图所示。


空有两轮与三自性的关系


现象论 · 诸行


为了广辨依他起性,唯识宗将现象界归纳为三个要素:现行,种子和缘生。


所谓现行,就是显现出的、有形有相的东西。所谓种子,就是一种潜伏的能力。当众缘具备时,种子显现为现行。譬如一粒稻谷便是种子,埋入土壤之后,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便会长成一棵禾苗。


所谓缘生,是讲种子必须依赖条件,才能将潜伏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的东西。就像小孩子,基于不同的成长环境,长大后有的成为工程师,有的成为医生,有的成为政治家等等。


这三者的关系,用一句话来概况就是,种子依缘而生现行。


现行 · 共相


现象界的万事万物,具备两类共同的特征,佛家称为共相。

  • 无常:虽连续存在,却无一瞬不变,刹那生灭。
  • 无我:任何东西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而并没有永恒不变的主人翁。


正是由于诸行的无常,所以带来了人生的八种不圆满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当下的苦,是由之前的因招集而来。正是由于先有无明之惑,以及无明所致的行动业力,才引发了现在的苦果。


招集引发苦果的因果链条,是可以被打破的。通过修正自己的身心,断除无明及其所致的行动,最终见证涅槃,苦果因而消除。


这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理。这里面包含了两重因果,苦与集代表了世间之因果,灭与道代表了出世之因果。


无我要先从我的两重含义说起。其一,谓之一,即独立的、整个的、不可分的、本来自己存在的。其二,谓之常,即永恒的、不变的。


由于诸行的显现,需要等待众缘和合,不能独立自存,因而不可说一。当众缘变化时,现行会随之变化;当众缘消失时,现行会随之消失;众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现行因此不能固存不变,所以不可说常。


既非一,又非常,所以诸行无我。


在《大智度论》中,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与寂静涅槃一道,作为识别真假佛法的标准,合称三法印。


需要注意的是,诸行虽然无常,但是相续的;不仅是现象,就连本体,也没有自我;而寂静涅槃,说的是本体的自性,是本来清净的。


现行 · 八识


了解了现行的共相之后,我们来看看八识。这一部分是唯识宗世界观的核心内容。


唯识宗认为一切众生,每一个都有八种识:

  • 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 第六识:意识;
  • 第七识:末那识;
  • 第八识:阿赖耶识,根本识。


现行所包含的各种物质现象(色法)与精神现象(心法),都是由八种识所生,所以现行也可以说是识的别名。


八种识中,前五识与人的五感相对应,第六识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识。第七识,也叫末那识,是我执的来源。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与前七识不同,是含藏种子的地方,也叫根本识。


每一种识,都有所依根及所缘境。所依根是器官,所缘境是对象。举个例子,眼识依眼根,认识色境。第六意识,以第七末那识为其所依之根,以一切法为境。


作为根本识,阿赖耶识含藏诸行之种子,以末那为所依根,以种子、有根身及器世界为所缘之境。换句话说,我们生活的现象世界、我们的身体、以及世界中的万物,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变的。用现代语言来说,阿赖耶识相当于保存了构造整个世界全部信息的数据库。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有四种变法:

  • 共中共变:比如无主的山河;
  • 共中不共变:比如湖边的别墅;
  • 不共中共:比如你的身体;
  • 不共中不共:比如你的思想。


因此,现实世界中公共的部分,尽管在不同的人眼中看起来好像是一样的,实际上却是每个人的阿赖耶识独自变化的。


这一点使得唯识宗面对阳明心学的经典问题时,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问:深山中那株花,自开自落,看与不看皆是如此,与心何干?


王阳明答:看时,此花与汝心共生;不看,此花与汝心俱寂。

唯识宗答:看时,赖耶与眼识俱变;不看,赖耶独变。


无始以来,第七末那识与阿赖耶识一同生起,它有两个任务:作为第六意识的所依根,以及攀缘阿赖耶识以为自我。


末那识的我执很强,会自然地生起“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只有在见道之后,无漏的智慧生起时,才能减弱甚至断除它。


无漏智又分两种,分别针对两种我执。其中,执着有个人的人我执,可由空了人我执着的无漏智对治;而执着事物有一个实体的法我执,则由空了法我执着的无漏智对治。


当“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被伏灭时,原本(由我执)染污的末那识,就转变为清净的末那识了。


前六识与第七、第八识有着显著的区别,比如说都可以间或的中断,而第七、第八识都是不间断的。


第六意识又与前五识有区别,比如前五识都只能攀缘当下的境界,而第六意识能够攀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境界;前五识功能单一,仅针对一类物体的属性,而第六意识可以周遍一切物体的属性;前五识可以很容易的中断,比如闭上眼睛、堵上耳朵等,而第六意识一般是不中断的。


当一个或者多个前五识生起的时候,一定有第六意识同时生起。


现行 · 识变似境


识,作为我们的主观认知力,是如何变出现实世界的呢?


这里的境,指对象。之所以,前面加上了一个似字,是因为看似对象在认知之外,实际上不是这样,对象是由认知变出来的,因而不是实在的,只是看似而已。


每一识,分为两个部分。见分,即识的认知功能;相分,即识所认知的影像。


我们以眼识为例,比如我的眼识见到了一座山,就是眼识自己变出的影像。在这个影像的背后,是有实质的。山的本质,来自于阿赖耶识的相分,在那里含藏了能够变出山的无数的种子。


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一座山包含了许多的微观粒子。每个微观粒子,都有其对应的种子,也就是说山是由无数的种子共同变出来的。其实,并没有一座完整的山,只是有同时变现的无数种子产生的结果而已。


一座山这个概念,只存在于我们的第六意识之中。意识把那些构成山的材料综合起来,认为它是一座山。


这就是《金刚经》中所谓的一合相,是意识执着的产物。


也许,你会对无数的种子一起变现行感到很奇怪。其实,我们可以用交响乐来打个比方。几十甚至上百的管弦乐器,大家一起演奏,最终形成了交响乐。实际上,并没有交响乐,有的只是众多乐器的同时发声而已。


又好比,我们看到的画面,实际上是由无数光线融合而成,也是类似的道理。这就是一合相所表达的意思,意识执着的一个整体,实质是众多个体因缘和合而成。


我们用下面这张图,来概况识变似境的过程。


识变似境的过程示意图


有了识变似境的基础,我们就可以讲出唯识宗的基本观点:识外无境。这也是为什么,唯识宗讲万法唯识的由来。


现行 · 心王心所


八识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再做进一步的细分。八识皆可谓之心,心所有的特殊作用,谓之心所。


识与心所之分,是在禅定中观察出来的。大乘最注重修禅定的,就是唯识宗。通过止观双运,从禅定中对识的功能作用,加以观察、研究,发觉八识并非八个单一的整体,每一个识都由一个心王与多个心所复合而成。当我们谈识的时候,实际上就在谈这样一个组合,故而称为识聚。


心王与心所的关系,是主从的关系。心王生起时,相对应的心所会一同生起;心王若不起,心所必不生。


当识取外境的时候,心王取总相,心所取别相。举个例子,当眼识聚生起认知绿色的时候,绿色是总相,为心王所取;而心所所取的别相,是指有些绿很漂亮,有些绿很惨淡,有些让人心生喜悦,有些让人心生不悦,等等。


具体来看,心所分为六个大类:

  • 遍行心所:五种,识起的时候,五种遍行心所俱起,缺一不可。
  • 别境心所:五种,在特别的境界才起的心所。
  • 善心所:十一种,于自于他,能为顺益。
  • 烦恼心所:六种,烦扰恼乱众生身心,令沉溺生死,不得解脱。
  • 随烦恼心所:二十种,由烦恼心所引生,随根本烦恼而起。
  • 不定心所:四种。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还是感到很震撼的。唯识宗把人的精神活动,分解地如此精细,并把每一种识聚与诸多心所的功能活动,阐发得如此细致,堪称佛家的构造心理学。


受制于篇幅,不再对心所的内容做更细致的介绍。


种子


在佛学的各宗派之中,种子说是唯识宗所特有的。种子说的意义在于,为因果流转提供完整的解说。


因果流转需要有一个记录,好让先前的因,能够引发后来的果。为了解释清楚这件事情,宗教界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由全知全能的超自然力量,比如说上帝,来记录并促成因果的发生。佛家不认为有上帝,而是把无形无相的业力叫做种子,并将种子含藏在阿赖耶识之中,随阿赖耶识恒时流转。


这样的理论架构,以分散式的形态(无量的种子),取代了集中式的上帝。同时,以阿赖耶识的恒时流转,让因果报应可以自然地跨越肉身的生死界限。


种子的由来有两类:第一类,先天本有;第二类,后天新熏。先天本有,代表与生俱来。后天新熏,代表业力的影响。


每一刹那,所有种子一生一灭。前灭后生,相续不断。在众缘和合的时候,旧的种子生起现行,同时产生新的种子,辗转相依,故名习气。换句话说,习气之所以为习气,乃是新旧种子之间,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缘故。


因与果,即种子与现行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并不能简单的一一对应。总的原则是,种子决定生起同性现行,现行亦决定熏生同性种子。举个例子,做了一件善事,会产生善的种子,未来众缘和合时,会带来善的结果。但是,未来的善果,与当下的善因,并不在形式上严格对等,只是在性类上相同。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性类​都会发生转变。​


同时,因果之间的时间跨度,也是多样的。有些因果同时,有些可能很快就会发生,有些可能会多生多世之后。


现行对种子的影响,称之为熏习,即多次熏而成为习气的意思。这个过程,可类比为印度人制作香油的过程:先杂以花,胡麻受持其香,然后榨取之。


熏习进一步细分为两类:第一类,熏生新的种子;第二类,熏长已有的种子。熏长的作用有两重,在兴发性类相同的种子、令其增长的同时,也会抑制性类相违的种子。


举个例子,做一件善事,会熏生一些新的善种子,熏长已有的善种子,同时降低恶种子的力量。


种子 · 现行 · 新种关系示意图​


种子说不仅可以解释因果流转,还可以加深对人类认知行为的理解,我想结合两个例子,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个,是习气的改变。在《洞见》一书中,提到过模块化大脑的理论。基本思想是,如果我们想改变习气,压制它是没有效果的,需要做的是培养并不断增强另一种习气,让其在大脑竞争中能够胜出。


这一点,通过种子说可以得到解释。有意识的不断熏习,可以让一些种子变得更为活跃,从而更容易转化为现行,同时抑制与其性类不同的其他种子。


第二个,是教育的实质。这是一个老师的种子生出现行,通过熏习来影响学生的种子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传承,本质上是一种相应,即学生的心识与老师的心识相应的过程。


相应的越多,传承的越多。相应的越少,传承的越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知识水平相当的老师,以及学习能力类同的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却可能千差万别,本质上就在于相应的程度。


缘生


现象世界的万事万物,本质上都是【依他起性】,意识把它综合成【一合相】,如果执着,就成为【遍计所执性】。任何的现行,都是众缘和合的结果,多因共生一果。所以,理解了这一点,圣人就能够“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


和合的众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因缘。又可分为三种:

  • 第一种,前刹那种子望其所生后刹那种子,为因果异时;
  • 第二种,种子望其所生现行,为因果同时;
  • 第三种,现行望其所熏生之新种子,为因果同时。


不同种子之间,或者不同种子的现行之间,都不是因缘。


第二类,是等无间缘。它的对象是识聚,作用是由前一现行识聚,在无间之后一念,引导生起同类型的后一识聚。通俗来说,就是同类前识为同类后识,“扶上马,送一程”。如果没有等无间缘,识聚是不能生起的。


第三类,是所缘缘,即识所攀援的对象,作为条件。如果没有所缘缘,识就没有认知的对象。


第四类,是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甲物体能促进乙物体的生或者灭。增上缘可从正反两面发生促进,比如水、土于禾苗为【顺】的【增上缘】,霜、雹于禾苗为【逆】的【增上缘】,前者称为助缘,后者称为违缘。


了解了众缘之类,我们来看看缘生。


所谓缘生,是指现象世界的万事万物,皆由【种子】与【现行】互为【因缘】而生起。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亦不从共生,亦非无因生。


《中论》中的这首偈子,说明了现行不能由自己、其他现行、或者自己与其他现行一起生起,而是由种子(作为因)生起的。现行生起之后,再熏习出新的种子。就这样,在种子和现行之间构成了无尽的因果循环。


佛陀在缘生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十二支,即十二个阶段,合称十二缘生。


概况来说,由与生俱来的无明,所引发的善恶业,促使了生命的开始。新生命的六识,接触外境,产生感受。感受有苦有乐,产生贪爱与执取,再次引发新的善恶业,最终产生生与死。


其中,前十支为因,后二支为果。于是,以过去世的前十支为因,感现在世的后二支为果。又以现在世的前十支为因,引未来世的后二支为果。因果循环的嵌套,合称二世一重因果。


就这样,佛家通过十二缘生,完整地勾勒出生死轮回的因果链条。


而在这链条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无明,这也为如何打破它指明了方向。


后记:跨越国界的传承


相传,佛陀入灭后九百年,中印度有弥勒出世,宣说佛法。其弟子无著,将弥勒的讲述记录下来,结集成《瑜伽师地论》等五部论典,成为了唯识宗的发端。


大唐初年,玄奘法师西行印度,跟随无著之后的第四代弟子戒贤学习唯识思想,又从玄鉴居士处得到第三代弟子护法论著的草本。


返唐之后,玄奘把时间主要花在了梵文经论的翻译上。其弟子窥基、及再传弟子慧沼、智周(合成慈恩三祖),在中国对唯识思想进行了广泛的弘扬。唯识思想,振兴一时。


唐中叶,武宗会昌毁佛之后,战乱频仍,典籍散失,唯识宗盛极而衰,沉璧千载。


直至清末,杨文会自幼不喜八股,在上海的租界,从教会的神父那里学会了英文,并通过神父了解了基督教的圣经及西方的历史。后来又读到佛经,皈依了佛教。机缘巧合,当时曾国藩的长子要去英国伦敦当大使,便有人推荐他当了随行翻译。


在英国,杨文会结识了一个日本人南条文雄,后者当时在剑桥读书,拿到了佛学的博士学位。两人聊到未来的志向,杨文会说他想为唯识思想做注释,可惜找不到窥基的注释做参考。南条文雄告诉他,日本人保留了很多古籍,让杨文会留个地址,找到后给他寄过去。


两人约定之后,便各自回国。就这样,在南条文雄的帮助下,杨文会取籍东瀛,重刻唐贤诸疏,唯识思想才具备复兴的契机。


后来,杨文会的三个弟子,欧阳渐、太虚法师、韩清净,均为唯识思想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欧阳渐的弟子熊十力,在唯识思想的基础上,杂糅中外,写就《新唯识论》,成为唯识思想的近代新发展。


而本书的作者罗时宪先生,也是欧阳渐的再传弟子。


看到这一段唯识宗的历史渊源,我不禁感慨:


再好的思想,也离不开传承。


从印度发端,到初唐弘扬,再到千年沉寂,最后清末回流,整个唯识宗的传承,跨越了亚洲大陆的东西两端。


所以,我们今天尚能看到唯识著作,靠的正是这份跨越国界的传承。

唯识传承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