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借用词
1.三方:故乡
桑树,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子周围种桑树和痰树,后来人们用水盆。
桃子:学生
《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
”【释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
社稷, 土神和 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土神和 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
4.南冠:囚犯
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5.同窗:同学
指在一起读书;在一起读书的人,同学。古代学习条件很艰苦,所以就把同学称做同窗,窗,有寒窗之含义,说同
6.烽烟:战争
火台报警之烟
7.巾帼:妇女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
8.丝竹:音乐
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
9.须眉:男子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10.婵娟、嫦娥:月亮
婵娟,汉语词语,一般常用于两种种情况,第一是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第二是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11.手足:兄弟
指兄弟,亲如手足
12.汗青:史册
原来竹书的材料是竹子,而新竹含有水分,容易腐朽和遭虫蛀,所以制作之前先要用火烤炙,让它“出汗”,去其
13.伉俪:夫妻
伉俪则是对别的夫妻的称呼。把对方及其配偶 尊称为“贤伉俪”。
14.白丁、布衣:百姓
原指平民百姓,也指没学问的人
15.伛偻,黄发:老人
伛偻(读音yǔ lǚ),即腰背弯曲。出自《淮南子·精神训》: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伛偻。 伛偻:腰背
16.桑麻:农事
.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17.提携,垂髫:小孩
垂髫,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18.三尺:法律
三尺法 指法律。古代以三尺 竹简书法律,故称
19.膝下:父母
人在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下,因以“膝下”代指幼年:故亲生之膝下。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
20.华盖:运气
《卦辞》上说:“华盖星甲木,阳木,主孤高,有科名、文章、威仪,入命身宫,宜僧道不宜凡俗。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常识
22.庙堂:朝廷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代指朝堂,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