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了红豆传授知识的时候了。
运动图来自SOOGIF
今天,卡达蒙想和大家分享艾叶和吴秀秀这两种味道的“新药”。
对于这两位“神药”你又了解多少呢?既然能称作“神药”,小豆蔻可是有依据的。好了,小豆蔻马上为大家揭开“神药”的神秘面纱!第一味“神药”艾叶
艾叶,也叫艾叶草,为菊科艾属的一种植物。艾叶与我们大家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艾叶能辟邪”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每到端午之时,人们总是将艾叶置于家中以“辟邪”。
另外,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可以消毒止痒,产妇也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关于艾草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唐朝名医孙思邈自幼好学,从5岁开始跟随父亲给人看病,经常到山上采集中药。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和几个小伙伴到山上一起玩耍,有个人一不小心把脚给崴了,脚肿得厉害疼痛难忍动弹不得,坐在地上哇哇直哭。情急之下孙思邈从地上薅一把草放在嘴里嚼烂糊在小朋友疼痛处,不一会儿,肿痛逐渐地消失了。其他人都感到很惊奇。孙思邈思考片刻,小伙伴哭的时候总是哎哎直叫,不如就叫“艾草”吧。艾草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温灸,故又被称为“医草”。主要用作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经寒痛经,湿疹瘙痒等疾病的治疗。
不知道大家看不看清宫剧呢?是不是在剧情中艾叶也扮演着重要地“角色”呢?某个妃嫔胎动不安,太医就会“熏艾”来稳固胎气;宫廷时疫蔓延,也会用艾叶辟秽祛邪,这样看来也不无道理。
第二味“神药”吴茱萸
说到吴茱萸大家能想到什么?小豆蔻提示一下,在以前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涉及过,是不是有印象了呢?没错,那就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地一首家喻户晓的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所说茱萸就是吴茱萸。
茱萸是一种芸香科植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古人认为茱萸产于吴地者为佳。
关于茱萸,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讲的是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有一天费对桓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大灾,你快赶回去,要你家人各做一个香囊,内装茱萸,缠于臂上后登高山、饮菊酒,就可躲避这次灾难。”桓照办。到了九月九日的傍晚,下山一看,果然家内鸡犬全亡,家人得以幸存。所以吴茱萸又有了“辟邪翁”的雅号。虽然这个故事有些迷信色彩,但是劳动人民为了顺应自然防病养生、自我保健,创造了多种既简单又科学的避瘟驱毒的好方法。
对于茱萸防治疾病的说法文献也多有记载,《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无行志》中讲到:“舍东种白杨、茱萸,增年除害。”《淮南万毕术》云:“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其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避鬼魅。”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去灾辟邪。在重阳之际,采摘枝叶连同果实做成香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
小豆蔻今天讲述的知识也是执业药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呢,下面和小豆蔻一起细致的复习一下吧。
艾叶
属于止血药(温经止血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主治病证】
①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
②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清稀,宫冷不孕。
③脘腹冷痛。
④湿疹瘙痒。(外用)
此外,用于温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温灸,或煎汤熏洗。温经止血宜炒炭用,散寒止痛宜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故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阴虚血热者忌服。
吴茱萸
属于温里药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主治病证】
①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②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③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④呕吐吞酸。
⑤虚寒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有小毒,易损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敲黑板了~接下来做几道真题练练手。
某女40岁。素体虚弱,经寒痛经,此次行经已10日,至今漏下不止,色淡红,舌质胖淡苔薄白。治当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宜选用的药是()。
A.茜草
B.三七
C.槐花
D.艾叶
E.苎麻根
吴茱萸除散寒止痛,燥湿止泻外,又能()。
A.疏肝下气
B.温肺化饮
C.回阳救逆
D.活血通络
E.祛风止痒
真题的答案和解析小豆蔻会在下期为大家揭晓,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作答。以上就是小编想要与大家分享的两味“神药”的所有内容。大家还知道其他的“辟邪”的中药么?如果您有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或者对我们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