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清明上河图哪个朝代】从《清明上河图》中感受唐宋哪个朝代更强盛?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香港回归22周年,《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开幕式于7月26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这次展览是将古代开放之城——开封带到了今天的开放之城——香港。

将北宋的都城汴梁与现在的国际都市香港作比较,是否合适呢?我们从这次展览的主角《清明上河图》中找寻,唐宋两个朝代到底哪个更加强盛。

  • 都城规划

▲长安城鸟瞰复原图

唐朝都城长安城是按照中国传统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城市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长安城采取了严格的左右对齐布局。

以南北方向的朱雀大街作为中轴线,东西两侧整齐分布着坊市。东西向与南北向街道构成网格状交叉。将外郭城进行分区,每个网格就是一个坊里。

▲长安城规划示意图

皇城中的大街相互交错,将皇城进行分割。唐长安城的布局极其整齐,规制严密。开创了都城规划制度,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为规范的一座都市。

唐长安由于规划严格,对居民生活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每天晨钟响起,各坊的大门同时开启,百姓可以外出行动。日落时鼓响,坊门也会同时关闭。夜晚实行宵禁,禁止行人到坊外活动,违者会受到拘禁。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

▲玄武门复原图

唐朝用这种封闭管理的制度,严格控制居民的行动,确实起到了预期的目的,将规模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巨的长安封闭的如同铁桶一般严密。

难怪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知道李建成只能奉命从玄武门进入皇宫,其他城门根本不可能通过,所以才在此设伏。贵为太子的李建成都只能如此,普通百姓就可想而知了。如此严格的管理制度固然可以起到控管作用,但是同时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清明上河图》局部

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看到宋代都城汴梁没有高大的坊墙,也没有栅栏等分割区域的工具。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市民阶层,他们成为城市中的主体。

城市中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划分,早已经融合为一体了。人们日常生活、购物并不需要去特定的集市,在住家的附近即可满足需求。

▲《清明上河图》局部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出现了空前的盛况,白天的集市交易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于是夜市正式出现。当时的大臣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记载“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已经有二三十年没有晨钟暮鼓的制度了。

说明宋代已经将坊市制度废除,有人称之“城市革命”。宋代的城市革命是城市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铺

《清明上河图》中众多的商铺以及塌房、垛场、簿记、珠算等商业工具的出现,反映出商业复杂化的趋势。因此,宋代将唐朝的坊墙推倒,无疑打破了城市旧有的格局,为现代化城市开创了先河。

在城市商业繁荣的同时,在郊区也开始出现定期的集市,如草市、墟市。这些集市多分布在水陆交通的要冲,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为周边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发达的交通


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物资的交换和运输,在古代交通运输作为物流行业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宋漕运图

北宋对运河进行了一系列治理,运输能力大增,将漕运分四路向京都汴京汇集,形成以汴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东西南北的货物在此地交流、集散,因此也造就了汴梁的经济中心地位。

▲漕船

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运技术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汴河漕船一年运粮近50万吨,为了保证漕运的需要,宋代船场每年要打造大量漕船。

《清明上河图》中表现了多条巨型货船。船板上镶有密集的船钉。这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钉接榫合。而当时的欧洲国家仍使用皮条和绳索绑扎。

汴河中,一艘货船欲通过虹桥,高耸的桅杆眼看就要撞上虹桥,桥上的行人都停下脚步观看这紧张的一幕。不过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只见船上的水手们赶紧将桅杆放躺下来。

▲郭忠恕《雪霁江行图》中的可放倒桅杆

这种可以放倒的桅杆是"可眠桅"技术,就是在桅杆的底座加上了转轴,随时将桅杆竖起或放倒。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录一艘高丽的商船的桅杆,在航行中被大风吹折了,商船漂流到昆山海面,被当地渔民救起,后来当地人帮他们把船的桅杆改造成可放倒的桅杆,高丽人非常感激。

宋代的陆路运输也非常发达,骆驼被用于军事和民间运输。汴梁是官方骆驼管理中心,从业人数多达六百多人,饲养的骆驼当以千计。1126年金兵包围汴梁时,谈判时向宋索要1000头骆驼,可见骆驼在当时的重要性。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驼队,说明当时汴梁与其他城市有着相当的陆上物资交易。这些驼队是从何而来?画家并没有详细交代。不过从他们的服饰看来,并不像是西域胡人,而是中原的商队。唐朝的商队多为西域胡人,宋代的这个变化说明内地人已经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中原的商业主权。

宋代运输的发达令人惊叹,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快递”,不过那时的“快递”不是供民间使用的,而是官方机构——递铺。985年,宋太宗诏令允许大臣的家信也可以顺便捎带。南宋后期,社会上出现了“摆铺”,专供寄送民间的信件和物品。

《清明上河图》中就描绘了递铺的场景,门口几名官军懒散地就地休息,院子里的马匹也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可能是作者想表现当时北宋社会繁华的景象吧。

  • 繁华的都市生活

《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白天的场景,这时候大街小巷中、民居商铺中无处不是活动的人物。他们三五成群又或独自闲坐,体现的都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场景,这与文人山水画的凄清冷寂完全不同。

▲有剃头、修面、刮胡子的

▲江边湖畔的观景美食大排档

▲张弓试武器的

▲卖香椿的

▲说书的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传世名画,还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部图像版历史。它反映的是中华文明史中重要的一个篇章,它是宋代社会各个层面的集中体现。

谈到中国历史,一般人都会说大唐盛世是全盛时期。的确,唐朝有着空前广阔的疆域,有着灿烂的文化艺术。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宋代虽然没有强有力的军队,疆域也退缩到东南部,被辽金元步步紧逼,最后崖山一役国破家亡,但宋代也有着自己的高峰和辉煌,在中华历史上有着自己不可替代和无法超越的“强盛”。

宋朝总结唐朝灭亡的教训,不走武力扩张的道路,宋代皇帝轻视武将重用文臣,创造出了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宋代的山水画以其深远的意境让后人无法超越;宋瓷用简单的色调打败了唐朝的五彩缤纷;苏轼的“大江东去”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内核……

《清明上河图》告诉我们,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真正的强大离不开文化的强盛!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