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随着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一些化学元素是毒药,不慎接触会造成巨大的伤亡。
尤其是在空气流动的环境下,有毒化学气体可以快速扩散,将死亡的威胁带到更广泛的地方,受到这种高效而无形的"杀人武器"的刺激,有毒气体(简称毒气)一时间成为了各国军方争相研制的对象,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毒气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种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现代化的防毒面具
事实上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防毒设施。早在黑死病肆略欧洲的时候,诊断瘟疫的医生就已经佩戴了类似防毒面具用途的口罩,这个面具在眼睛部位已经装上了当时尚处先进的玻璃护目镜,前段在鼻部放有蜜蜂花、龙涎香、留兰香叶、丁香以及其他芳香物质混合剂,希望借此来起到隔离疾病的功效,这可以算得上是防毒面具的前身。
一战后期佩戴防毒面具,手拿长矛的德国骑兵
但是这种简陋的面具和现代化的真正可以隔离毒气的面具仍然差距较大,一个功能良好的防毒面具可以完全彻底覆盖使用者的口鼻部位,以及眼睛和其他脆弱的暴露在外的软组织,并且常常配备有呼吸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仍然没有很好防范毒气的方法,各国士兵们应对的措施也十分简陋:一般的常用做法是,当毒气来袭时,通过淋上尿液的布料捂住口鼻来防止毒气中毒,但这种方式一般只适用于氯气,因为氯气易溶于水且容易被尿中的尿酸所吸收,真正防范毒气的防毒面具还是在1915年之后才出现的。
佩戴防毒面具的二战日本军队士兵
最常听说的一个传闻是,在1915年4月德军的大规模氯气战后,足足有超过5000名协约国士兵阵亡,另外战场的大量野生动物也因为氯气中毒而死,但是经过战场实地考察后,协约国军事专家发现很多野猪竟然安然无恙。
经过调查后,协约国专家得出了结论:当野猪被空气中强烈的化学物质所刺激后(如氯气,氯气呈现黄绿色,味道较为刺激),就会在本能的驱使下用嘴来拱地,并且把长长的鼻子插入疏松湿润的泥土下,显然泥土对氯气起到了很好的过滤和吸收作用。因此,在猪的灵感下,协约国士兵受到了启发,采用长长的猪嘴外形,仿造出了多孔状的物质来吸收和吸附外界的毒气,事实证明这样子设计的防毒面具非常有效。
一战时,连马都带有防毒面具
现代化的防毒面具一般用来阻断经过上呼吸道吸入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毒气,如氯气以及氯化毒气、碳化毒气和硫化毒气等,一战时期的光气这类生物毒气会通过皮肤接触产生毒性,所以单纯佩戴防毒面具肯定不够,这个时候就需要防护服的帮助了。
民用简易防毒面具
尽管自从1993年《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签订后,毒气一度被各国所呼吁禁止,防毒面具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但是随着全球恐怖主义的抬头,潜在的化学武器袭击仍然存在,一些国家仍然存储有不小规模的化学武器,所以直到今天,防毒面具仍然是各国士兵不可或缺的军事装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