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孙思邈的著作】一代药王孙思邈的“成名之路”

之前我们说过,小时候的孙思宇在王朝不断变化的战乱中,从小体弱多病,却饱读了诗书,老百姓没钱看病、丧命的处境让他走上了治病救人的道路。(莎士比亚)。

药王孙思邈


成年后的孙思邈,将精力放在了专心学医和治病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看尽了乱世之中,君主和王室的混乱,让百姓深陷战火之中;又看到一些医者,仗着自己的医术去谋求钱财,对有钱的病人阿谀谄媚,遇到身患疮痍的穷人,却一脸嫌弃。还有一些医者,不分贵贱、尽心尽力的治病救人,诸如此类的人和事,一时难以言尽。

或许是见证了太多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孙思邈这位天纵奇才,看淡了名利,却将生命的珍贵牢牢记在了心上,坚持如一的治病救人。传说,从北周的周宣帝、周静帝,到隋朝的隋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先后高官厚禄请他入仕途,都被孙思邈婉拒。

《旧唐书》中写:“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及太宗即位……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实际上,孙思邈不管是在当时的南北朝还是隋唐时期,真正被重视的并不是他的医术,而是博学多才。虽然当时著名的名士宋令文、卢照邻等文学大家都是他的学徒,但卢照邻因为自己身患恶疾,才会拜孙思邈为师,其他学徒更是寥寥无几。



除了治病救人和教授学生,孙思邈将自己经过不断学习、积累的医学经验整理成书,是为《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总共三十卷,232门。在学习了前人医药学《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孙思邈将人们的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等病症进行了细分和拓展,近乎于咱们现代的医学病症分类,里面所收集的药方甚至多达5300首。此后的《千金翼方》又对要方进行了补充,也多达30卷。由此可见,他所接触的病人多么广泛。


尤为珍贵的是,药王将“大医精诚”写入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为医者崇高的精神理念和行事作风。在他看来,一个医者,应该不分高低贵贱、样貌美丑、朋友还是仇人,聪明还是愚笨,都应该一视同仁,挽救他们的性命。


其次,作为一个医者,不仅要医术高明,医德也应放在首位。既然是要治病救人,就要把病人当成至亲之人,不能瞻前顾后,因为自身的安危不敢救治,要时刻秉承一颗仁爱之心,帮助众生远离疾病之苦。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句发自药王肺腑的话,在我看来,不仅是为医者的准则,更是一颗有着最纯粹和大爱的圣人之心,幸运的是,药王的著作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也深刻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儿女。


药王孙思邈



说起幸运,现在的我们能看到孙思邈的著作,还是经历了一些波折的。前面说到,他下半生身处的唐朝,对他的医术重视程度远没有他的学识来的重要,《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巨作完成后,因为篇幅浩繁,印刷术又是刚刚兴起,再加之学徒寥寥,使得传播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两部巨作仅被收录到了皇宫之中,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既然是历史,意外总是会随时到来。到了北宋时期,身处权力巅峰的统治者十分看重“仁政治国”,并把医学视作仁政的一种,而且皇帝对医学也十分感兴趣,这都为医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为此,政府设立了很多官方的医学机构,为穷人施药治病,还大兴医学教育,并把学有所成的医者授予官职。因此,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文人懂点医学知识那是一种时尚,并以此为荣,不得不说,这种时尚我觉得永不过时,实在是敬佩之至!


此处,尤其要说一下宋仁宗,他专门设立了“校正医书局”和“太医局”,让当时的医官将以前的医书,如《黄帝内经》《千金要方》等进行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又下令对全国的药物进行普查,并把孙思邈的著作确定为医学正统,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更是犹如神助,让孙思邈的著作广泛传播开来,让很多人认识并了解药王医书的珍贵价值,影响力也随之扩大。


到元代明清时期,社会的发展和印刷术工业化的进步,也让人们深刻挖掘《千金方》中的医学思想和理念,药王的影响力也升至顶峰。很多现代医学仍然会把这两部著作,视作学医的经典书籍。


药王孙思邈

虽然清朝之后战乱不断,看似西医逐渐替代了中医,但我觉得,历经千载,祖先和孙思邈留给我们的,不止是知识和文明,更是一颗颗仁爱善良的赤子之心,感谢所有。


个人原创,欢迎留言关注。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